[发明专利]一种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3404.3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4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邓清田;周楠;杨晓勇;吴勇;徐亭;罗凯;黎爽;沈佶;原华;宋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14/26 | 分类号: | C08F214/26;C08F2/38;C08F2/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硝基 氟橡胶 溶液聚合 工艺 | ||
1.一种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以亚硝基三氟甲烷、四氟乙烯、硫化点单体为聚合单元,其中的亚硝基三氟甲烷为引发剂,通过在聚合体系中引入分子链转移剂,并在溶剂二氯甲烷存在下进行低温共聚反应,经分液后,所得聚合产物再经水洗涤、脱水、除低分子后处理工序后制得生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化点单体为γ-亚硝基全氟丁酸、γ-亚硝基全氟丁酸甲酯、丙烯酸、三氟丙烯酸、三氟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链转移剂为醚类化合物、卤素单质、氟卤烃化合物、氮氧化合物、氮氧自由基捕捉剂、双硫酯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
所述的醚类化合物为乙醚或甲乙醚;
所述的氟卤烃为八氟碘丁烷、三氟碘甲烷或二氟碘乙酸乙酯;
所述的氮氧化合物选自NO、NO2或N2O3;
所述的氮氧自由基捕捉剂为哌啶氮氧自由基类化合物;
所述的双硫酯类化合物为RAFT试剂;
所述的卤素单质选取Br2或I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基三氟甲烷、四氟乙烯、硫化点单体进行聚合反应的摩尔比为45~49.5:50.0~55.5:0.5~2.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链转移剂的用量为硫化点单体、亚硝基三氟甲烷、四氟乙烯三种单体总重量的0~1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氯甲烷溶剂的加料量为硫化点单体、亚硝基三氟甲烷、四氟乙烯三种单体总重量的60~2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共聚反应的温度控制在-25℃~-4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共聚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共聚反应的聚合压力控制在0.20MPa~0.8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亚硝基氟橡胶溶液聚合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将不锈钢带底入式搅拌、带夹套的高压聚合釜用氮气置换后抽成真空,夹套内通循环低温冷介质,将聚合釜冷至-60℃~-70℃;
所述循环低温冷介质为-60℃~-70℃的乙醇;
2)取剂量比的硫化点单体、分子链转移剂、二氯甲烷,利用真空将其吸入釜內;
3)启动聚合釜搅拌,在夹套内通循环低温冷介质,使聚合釜温度在低于-45℃的条件下,将气相亚硝基三氟甲烷加入釜内,并在釜內逐渐冷凝成液相;
4)继续启动聚合釜搅拌,在夹套内通循环低温冷介质,使聚合釜温度在低于-50℃的条件下,将气相四氟乙烯加入釜内,并在釜內逐渐冷凝成液相;
5)不间断的开动聚合釜搅拌,控制夹套通入循环低温冷介质的温度,使反应釜升温至-45℃后,共聚反应即自引发进行,保持通入循环低温冷介质,将反应釜內的反应温度控制在-25℃~-45℃,压力控制在0.20MPa~0.80MPa,反应10~24小时,当反应釜内压力降至0.25MPa,即反应完毕;
6)通过洗涤系统将残余单体放压碱洗,放空聚合釜内余气,聚合釜自然升至室温后,用氮气置换釜內余气3~5次;
7)开启聚合釜,分液放出或抽出溶剂二氯甲烷,然后从釜中取出聚合产物即亚硝基氟橡胶;
所述聚合产物再经水洗涤、脱水、除低分子的后处理工序后制得亚硝基氟橡胶生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34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洗油感涂层胶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圆片级MEMS惯性器件TSV堆叠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