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管雷达信息测试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32254.4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彬;汤锦辉;何福京;俞中良;叶永陆;吕茂辉;魏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信息 测试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管雷达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航管雷达信息测试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实时掌握空中飞行器动态信息是空中交通管制的重要手段,为实现对空中交通的有效管制,空管系统主要通过在航管空情监视器对航管雷达信息等空中飞行器动态信息进行显示,从而实时直观了解空中飞行器的动态。
航管领域中,空管通信网承载着多部航管雷达上传的信息,而不同的航管雷达所使用的传输协议不统一,而每一传输协议下还包括多种数据格式,因此,判断信息的传输协议、识别数据格式,是航管系统接收和显示目标信息的前提。
航管系统接收航管雷达传输的数据内容后,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解析,而完成解析的首先前提是掌握该数据的数据格式,而目前的航管雷达信息测试设备,例如通信协议测试仪,不具备针对航管专业的特殊需求的测试功能,只能对航管雷达信息的通信层特性进行测试,仅掌握航管雷达信息采用传输协议、同步传输时钟和传输误帧率等通信层相关参数,需要人工选择数据格式进行解析,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管雷达信息测试方法和设备,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航管雷达信息测试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A,根据同步字判定传输协议;
步骤B,依据传输协议的判定结果,在该传输协议对应的数据帧尾部添加用于区分不同行传输协议类型的协议戳,之后发送带有协议戳的数据;
步骤C,接收所述数据,根据数据帧尾部的协议戳所表示的传输协议和和该传输协议类型下的各种航管雷达信息的数据特征判断所述数据所采用的数据格式;
步骤D,按照所确定的数据格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显示。
其中,所述步骤A包括步骤:
查找信息比特流中是否出现二进制数形式同步字0011,0010,是,则判定为BSC传输协议;否,查找信息比特流中是否出现二进制数形式同步字0111,1110,是,则判定为HDLC传输协议。
其中,所述步骤B包括步骤:
在判定为BSC传输协议的数据流中的数据帧的尾部增加第一协议戳;将判定为HDLC传输协议的数据流中的数据帧的尾部增加第二协议戳;
将带有所述第一协议戳和/或所述第二协议戳的数据流按照网络UDP协议通过无线以太网发送。
其中,所述第一协议戳用二进制数表示为0000,0001;所述第二协议戳用二进制数表示为0000,0010。
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步骤:
接收所述数据流,若数据帧以所述第一协议戳结尾,则判断该数据流中最后一个同步字的下两个字节是否为0x10和0x02,是,则判定为东芝数据格式,否,则判定为汤普逊数据格式。
其中,所述步骤C包括步骤:
接收所述数据流,若数据帧以所述第二协议戳结尾,则判断链路层的控制字段中是否有正文长度说明符,是,则判定为马可_II数据格式,否,则判定为ASTERIX数据格式。
其中,所述步骤C中判断链路层的控制字段中是否有正文长度说明符包括步骤:
提取两个同步字之间的数据帧,减去该数据帧的第二协议戳,若减去第二协议戳后的数据帧的第2个字节所表示的十进制数为偶数,且其数值等于数据帧总长度减5,则判定链路层的控制字段中有正文长度说明符,否则判定链路层的控制字段中没有正文长度说明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航管雷达信息测试设备,包括信息接收与协议转换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
所述信息接收与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根据同步字判定传输协议;依据传输协议的判定结果,在该传输协议对应的数据帧尾部添加用于区分不同传输协议类型的协议戳,之后发送带有协议戳的数据;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根据数据帧尾部的协议戳所表示的传输协议类型和该传输协议类型下的各种航管雷达信息的数据特征判断所述数据所采用的数据格式;并按照所确定的数据格式,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解析并显示。
其中,所述信息接收与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查找信息比特流中是否出现二进制数形式同步字0011,0010,是,则判定为BSC传输协议;否,查找信息比特流中是否出现二进制数形式同步字0111,1110,是,则判定为HDLC传输协议,并在判定为BSC传输协议的数据流中的数据帧的尾部增加第一协议戳;将判定为HDLC传输协议的数据流中的数据帧的尾部增加第二协议戳;之后将带有所述第一协议戳和/或所述第二协议戳的数据流按照网络UDP协议通过无线以太网发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研究院雷达与电子对抗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32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