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9851.1 | 申请日: | 2013-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9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杰;高焕新;康陈军;杨洪云;丁琳;黄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J38/56 | 分类号: | B01J38/56;B01J29/90;B01J21/20;C07D301/12;C07D30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氧化 催化剂 再生 方法 | ||
1.一种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使洗涤溶剂通过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使用而失活的环氧化催化剂床层;
b)在常压下用惰性气体吹扫经步骤a)处理后的催化剂床层中残余的洗涤溶剂;
c)在含氧气体存在下,对经步骤b)处理后的催化剂床层进行烧碳处理;
d)使含硅烷化试剂的干燥气体与经步骤c)处理的催化剂床层接触,得到再生后的固体环氧化催化剂;
所述惰性气体为步骤b)吹扫条件下呈惰性的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温度为100~300℃;压力为0.1~10MPa;空速为0.01~10小时-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温度为120~250℃;压力为0.1~5MPa;空速为0.1~5小时-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吹扫温度高于洗涤溶剂的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吹扫温度高于洗涤溶剂的沸点5~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烧碳温度为200~350℃;压力为常压;含氧气体空速为50~10000小时-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烧碳温度为220~300℃;含氧气体空速为100~6000小时-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温度为10~500℃;压力为0.1~10MPa;硅烷化试剂在惰性干燥气体中的体积含量为0.5~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温度为25~350℃;压力为0.1~5MPa;硅烷化试剂在惰性干燥气体中的体积含量为5~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化催化剂选自Ti-HMS、Ti-MCM41或者含钛的无定型二氧化硅催化剂Ti/SiO2。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溶剂选自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二乙苯、正丙苯、异丙苯、丙烷、丁烷、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十一烷、十二烷、乙烯、丙烯、丁烯、丁二烯、戊烯、环戊烯、己烯、环己烯或庚烯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1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环氧化反应时氧化剂溶解于其中的溶剂,或者环氧化反应时所使用的烯烃。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采用过氧化氢乙苯作氧化剂时,洗涤溶剂为乙苯;当采用过氧化氢异丙苯作氧化剂时,洗涤溶剂为异丙苯;当采用叔丁基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时,洗涤溶剂为叔丁醇;当采用环己基过氧化氢作氧化剂时,洗涤溶剂为环己烷;
当反应是乙烯环氧化时,洗涤溶剂为乙烯;当反应是丙烯环氧化时,洗涤溶剂为丙烯;当反应是丁烯-1环氧化时,洗涤溶剂为丁烯-1;当反应是环己烯环氧化时,洗涤溶剂为环己烯进行溶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固体环氧化催化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惰性气体选自氮气、氦气、氖气、氩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或甲烷;步骤d)所述干燥气体包括干燥空气、氮气、氢气、氦气、氖气、氩气、一氧化碳或甲烷;所述硅烷化试剂选自有机硅烷、有机硅氮烷或有机甲硅烷基胺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98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