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炉式冷却烧结矿余热高效回收的矿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7743.0 | 申请日: | 2013-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彭岩;刘怀亮;王继生;王新建;时小宝;翟增高;张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5/02 | 分类号: | F27D15/02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烧结 余热 高效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却炉领域,尤其涉及炉式冷却烧结矿余热高效回收的矿料系统。
背景技术
钢铁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约占全国总能耗的15%,钢铁生产过程中,烧结工序的能耗位居第二,烧结生产中热烧结矿显热占总热耗的40%以上,烧结节能十分重要。高效回收利用烧结矿显热是提高钢铁工业能效的有效途径。
现阶段国内烧结矿冷却主要采用环(带)冷工艺,存在故障率高、维修频繁且难度大、运行电耗高、漏风点多、漏风量大(超过30%)、冷却效果差、返矿率高等关键性难题,同时也制约了烧结机余热高效回收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炉式冷却烧结矿余热高效回收的矿料系统,不影响主线生产,可靠性高、热量损失小、工程造价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炉式冷却烧结矿余热高效回收的矿料系统,包括位于烧结机出矿端的单辊破碎机,单辊破碎机下方设有取料阀,取料阀设置于环冷系统下料溜槽和炉式冷却系统取料溜槽上端的连接处,取料阀可在环冷系统下料溜槽和炉式冷却系统取料溜槽之间切换;取料溜槽的底壁为高温振动筛,高温振动筛的下方通过热粉矿溜槽与环冷系统下料溜槽连通;取料溜槽的出口与输送装置的一端连接,输送装置的另一端位于冷却炉炉口上方,冷却炉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冷却空气进口烟道,冷却炉上部设有高温烟气出口烟道,冷却炉的排料口设有下料溜槽,下料溜槽出口处设有冷矿输送皮带。
单辊破碎机的出料粒度小于150mm。
高温振动筛的筛孔直径范围为5mm~10mm。
高温振动筛通过热粉矿溜槽与环冷系统下料溜槽连通。
输送装置采用倾角爬坡结构,其倾角范围为0°~30°。
所述环冷系统下料溜槽出口处设有环冷机,环冷机作为备用系统。
烧成后的热烧结矿经单辊破碎机破碎,防止粒度过大的烧结矿进入冷却炉,导致烧结矿无法充分冷却。破碎后的热烧结矿经取料阀取出,取料阀位于单辊破碎机下方的下料斜槽上,用于控制热烧结矿冷却工艺,取料阀开启时热烧结矿进入炉式冷却系统冷却,取料阀关闭时热烧结矿进入环冷机系统,可实现烧结矿冷却的灵活切换,提高冷却系统运转率。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为:①热烧结矿通过取料阀可实现在烧结矿炉式冷却系统和环冷机系统的灵活切换,两种冷却系统互为备用,提高烧结矿冷却系统运转率;②热烧结矿先后经破碎、筛分两种工序,避免了粒度过大和过小的烧结矿进入炉式冷却系统,提高冷却炉设备的可靠性;③高温振动筛分出的小于5mm粉矿利用环冷机系统冷却,并通过冷矿运输系统处理,充分利用了原有设备,降低工程造价;④热烧结矿运输采用大倾角爬坡结构,冷却炉地下部分土建工程量小,并可以远距离运输,解决烧结生产线现场布置复杂的难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烧结机;2.热烧结矿;3.单辊破碎机;4.取料阀;5.取料溜槽;6.高温振动筛;7.热粉矿溜槽;8.输送装置;9.冷却炉;10.高温烟气出口烟道;11.冷却空气进口烟道;12.下料溜槽;13.卸料阀;14.冷矿输送皮带;15.环冷系统下料溜槽;16.环冷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炉式冷却烧结矿余热高效回收的矿料系统,包括位于烧结机1出矿端的单辊破碎机3,单辊破碎机3的出料粒度小于150mm。单辊破碎机3下方设有取料阀4,取料阀4设置于环冷系统下料溜槽15和取料溜槽5上端的连接处,取料阀4可在环冷系统下料溜槽15和取料溜槽5之间切换;取料溜槽5的底壁为高温振动筛6,高温振动筛6的筛孔直径范围为5mm~10mm。高温振动筛6的下方通过热粉矿溜槽7与环冷系统下料溜槽15连通;所述环冷系统下料溜槽15出口处设有环冷机16。取料溜槽5的出口与斜坡式输送装置8的一端连接,输送装置8的另一端位于冷却炉9炉口上方,输送装置采用倾角爬坡结构,其倾角范围为0°~30°。冷却炉9靠近底部位置设有冷却空气进口烟道11,冷却炉9上部设有高温烟气出口烟道10,冷却炉13的排料口设有下料溜槽12,下料溜槽12出口处设有冷矿输送皮带14。下料溜槽12末端还设置一卸料阀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77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新型缓冲减震结构的安全帽
- 下一篇:电能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