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磨滑板板面及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27581.0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3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刘密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27/34;B32B27/36;B32B27/40;B32B17/04;C08L23/06;C08L23/12;C08L23/08;C08L77/00;C08L59/00;C08L67/04;C08L6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滑板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滑板板面,由预浸带层和聚氨酯层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预浸带层由100份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按照0度、90度方向交替铺层而成;所述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的密度为1.21~1.75g/cm3,厚度为0.2~0.5mm,总铺层厚度为3.75~6.8mm;
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热塑性树脂55~60份,
玻璃纤维40~45份;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选自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极低密度聚乙烯、聚甲醛、聚乳酸或聚碳酸酯;
所述聚氨酯层为5~10份片状热塑性聚氨酯,熔点为160~190摄氏度,硬度为60~75d;
所述滑板板面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预浸带进行裁切、铺层;
(2)将以5~10份以热塑性聚氨酯为原料的片状半圆置于100份步骤(1)得到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铺层的底面的两端,形成聚氨酯片材;
(3)将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铺层以及所述聚氨酯片材无需涂胶并一起放入红外线烘箱中进行加热,然后将熔融后的聚氨酯和预浸带铺层放入冷压机中进行冷压;
(4)等冷却完成后,将得到的板材进行裁切、打孔、打磨、去毛边、精磨、喷漆、贴面得到滑板板面;
所述的步骤(3)中,加热温度大于热塑性树脂的熔融温度,此时树脂处于熔融阶段,但是树脂不滴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的厚度为0.25~0.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板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为连续纤维,无捻粗纱。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滑板板面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预浸带进行裁切以得到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铺层;其中,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由55~60份热塑性树脂和40~45份玻璃纤维制成;
(2)将以5~10份以热塑性聚氨酯为原料的片状半圆,置于100份步骤(1)得到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铺层的底面的两端,形成聚氨酯片材;
(3)将所述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铺层以及所述聚氨酯片材无需涂胶并一起放入红外线烘箱中进行加热,然后将熔融后的聚氨酯和预浸带铺层放入冷压机中进行冷压;
(4)等冷却完成后,将得到的板材进行裁切、打孔、打磨、去毛边、精磨、喷漆、贴面得到滑板板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半圆的直径为30cm,厚度为1~3m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加热温度大于热塑性树脂的熔融温度,此时树脂处于熔融阶段,但是树脂不滴落;加热温度为185~260摄氏度;加热时间为1~5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的冷压压力为4~8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75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