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活化法制备粒煤活性炭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25207.7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2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胡奇林;杨旭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1/12 | 分类号: | C01B31/12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64100 | 代理人: | 贾冬生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活化 法制 备粒煤 活性炭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性炭的生产工艺,特别是一种化学活化法制备粒煤活性炭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吸附剂、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目前粒状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是:原料煤洗选、筛分、混捏成型、炭化活化、破碎、筛分。该生产工艺链长、能耗高、环境污染和原料损耗大,同时需采用大量的煤焦油做为粘合剂,一方面煤焦油在炭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焦油性质不稳定会对活性炭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质量最好的低灰无烟煤—太西煤的活化时间较长,会造成炭化料的烧蚀度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炭化、活化一次完成的化学活化法制备粒煤活性炭生产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化学活化法制备粒煤活性炭生产工艺,其工艺步骤为:
1)破碎:将低灰无烟煤破碎、筛选出16—20目的煤粒为原料;
2)炭化、活化:将上述原料投入外加热式炭化、活化一体转炉内,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920℃±10℃后,通入活化剂90—120min后,出炉后得到粒状活性炭成品。
上述活化剂为质量分数为5—12%的硝酸盐和质量分数为8—15%的亚硝酸盐的水溶液,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按质量比为0.5—2:1—3进行混合。
上述活化剂的通入量为每千克炭化料每分钟通入0.01—0.03L。
上述低灰无烟煤为太西煤。
上述硝酸盐为硝酸钠、硝酸钾、硝酸钙或硝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配,亚硝酸盐为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亚硝酸钙或亚硝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复配。
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工艺路线短。本发明的工艺路线非常短,一方面可有效减小能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降低了原料的损耗和成本;2、利用现有的外加热式炭化、活化一体转炉进行加热时,当温度升至920℃左右时,原料即完成了粒煤炭化,此时通入活化剂,活化剂经高温汽化分解后为转炉中的炭化料提供氧化气氛,可有效提高活化效率,与传统工艺相比,活化时间可缩短20—40分钟左右,在同等条件下碘吸附值可提高200mg/g左右,而活化剂每吨成本只有2—4元,这样就可有效缩短生产时间,吨活性炭生产成本可降低60—100元左右,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性和对环境的友好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工艺流程,1)破碎:将低灰无烟煤破碎、筛选出16目左右的煤粒为原料;
2)炭化、活化:将上述筛选出的原料投入外加热式炭化、活化一体转炉内,升温速率为10℃/min,升温至920℃±10℃后,用恒流泵向转炉内通入活化剂,通入时间为90min左右,通入量为每千克炭化料每分钟通入0.01L,出炉后得到粒状活性炭成品。
上述活化剂为质量分数5%的硝酸钠和质量分数15%的亚硝酸钙按1:1混合的水溶液。
活化剂通过转炉进料口处喷入,为了使活化剂与物料充分接触,在转炉出料口处抽负压。
经化验,粒状活性炭的碘值达到883.7mg/g,活化时间与同类产品生产工艺相比缩短20min左右,颗粒活性炭的碘值及其它技术指标在同一水平范围内。
实施例2—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改变太西煤破碎的颗粒度、活化剂的通入量(L/每分钟)、通入时间(分钟)及活化剂的配比,具体的技术指标见下表。
在上表中,活化剂的通入量的单位为L/min,通入时间的单位为分钟,碘吸附值的单位为mg/g,上表中8%硝酸钾+10%亚硝酸钠,重量比1:3代表质量分数为8%硝酸钾的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亚硝酸钠的水溶液混合,其混合时的质量比为1:3,其它类同。
在上述实施例中,是在活性炭的炭化和活化阶段提供氧化气氛,将炭化和活化同时完成,降低太西煤的活化难度,提高了活化效率,同类产品活化时间缩短20—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未经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25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结构型机床、搬送装置及加工设备
- 下一篇:移动式信息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