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7739.6 | 申请日: | 2013-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3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勋;梁迎彬;邹宇鹏;焦启飞;王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D7/06 | 分类号: | F03D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垂直 风力 机变 机构 | ||
技术领域
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能主动跟随风向且通过变桨距提高风力机启动性能。属于垂直轴风力发电领域。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技术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气候变化的有效手段,在新能源开发利用中起到主要作用。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更是凭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维护,叶片加工制造简单等优势占据了中小型风电市场。然而传统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的启动性能较差,成为限制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对此国内外学者对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的启动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
专利《Vertical axis wind turbine and wind turbine blade》(US20070177970)和《Wind turbine with adjustable air foils》(US4383801)通过对翼型进行一定处理来提高翼型在低雷诺数下的空气动力特性,从而提高风力机的启动能力。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升力型叶片与阻力型叶片组装在一起,利用阻力型叶片启动性能好的优势改善直叶片垂直轴风力机的启动能力。不过《风力机原理与应用》(赵振宙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中的研究表明:组合风轮H型和S型,或φ型与S型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了统一,组合风力机在低尖速比下的气动性能有所提高,但是在高尖速比下的性能相比单一升力型叶片的气动性能还要差。可见组合风轮结构是以牺牲风力机的整体发电量为代价来提高启动性能的,组合风轮结构形式还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包括一个伺服电机、一个闭合箱体,其内装有由一个驱动曲柄、四个传动曲柄和一个起“连杆”作用的旋转盘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以及四套同步带组;所述的伺服电机与所述闭合箱体一侧的驱动曲柄外伸轴头键连接;四个驱动轮分别固装在所述闭合箱体另一侧的传动曲柄外伸轴头上,并借助同步带与固装在叶片上的变桨轮组成“软传动”机构。闭合箱体借助螺栓固定在发电机外转子上。同步带传动能适应叶片安装半径的要求,且对叶片的振动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编码器安装在伺服电机的尾部用以反馈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角等信息。其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主动控制的变桨距机构能主动跟随风向,时刻调节叶片桨距角,进而改善了风力机的气动性能,提高了垂直轴风力机的启动能力。
本发明所涉及的垂直轴风力机由风力机塔架、发电机、风轮支撑梁和叶片构成;其中,发电机的定子与风力机塔架固连,发电机的外转子与风轮支撑梁固连,且风轮支撑梁的外端借助轴承和叶片驱动轴与上、下两个叶片相连。
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变桨距机构的详细构成如下。
它包括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固定盘、旋转盘、变桨固定盘、传动曲柄、驱动曲柄、驱动轮、同步带和变桨轮和轴承等;其中,变桨固定盘的纵向断面呈凵状,在底部的同一圆周上加工出四个均布的、用于固装轴承外套的圆孔;用作变桨固定盘上盖的伺服电机固定盘的中心处加工出能固装轴承外套的圆孔;变桨固定盘与伺服电机固定盘借助螺栓组装成一个闭合箱体;伺服电机借助螺栓同轴线地固连在伺服电机固定盘的外侧;而旋转盘、传动曲柄、驱动曲柄的总成位于所述的闭合箱体内;其中,一个驱动曲柄和四个传动曲柄的两端各反向固装一个曲柄轴,且具有相等的曲柄轴间距;旋转盘的中心处加工出的圆孔与驱动曲柄一端的曲柄轴固装,而在靠近外缘的圆周上加工出的四个均布圆孔分别与四个传动曲柄的一端固装;驱动曲柄另一端的曲柄轴穿过轴承内套后与伺服电机的轴固连;四个传动曲柄另一端的曲柄轴各自穿过所述的变桨固定盘底部固装的四个轴承内套,并分别与四个驱动轮键连接,再经同步带和固装在叶片轴上的变桨轮带动叶片调整桨距。所述的封闭箱体借助变桨固定盘底部的螺栓孔固定在风力机塔架顶部的发电机安装板上。编码器安装在伺服电机的尾部用以反馈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角等信息。
在上述结构中,驱动曲柄分别与与传动曲柄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旋转盘为共用的“连杆”,从而确保传动曲柄的转速与驱动曲柄的转速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述的驱动轮和变桨轮的传动比关系为1:1。与齿轮传动相比,同步带不仅能确保传动精度,且不受叶片安装半径的限制,有利于降低变桨距机构转动惯量。
根据风向仪采集的风向信息和风轮编码器采集的风轮转角信息,控制器发出指令驱动伺服电机从而实现叶片桨距角的实时调节;当风向发生转变时,控制器发出指令使伺服电机也转动相同角度,这样叶片始终将初始最优位姿正对风向,从而提高风能利用率,改善低风速下的启动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77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