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7601.6 | 申请日: | 2013-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周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微航磁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6 | 分类号: | H01M10/46;H02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6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充电 功能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充电电池,属于新型电池技术范畴。
背景技术:
便携式通讯数码产品广泛普及的同时,电池的续航能力是一个重要指标,有限的空间很难提供大的电池容量而提升续航能力,另外更方便地为便携式电子产品充电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所有的充电式电子通讯产品都配备了充电器,但携带不方便,使用也需要交流电源,近来,行业开始了无线充电的研究,各种无线充电的方案和产品不断出现,WPC(无线充电联盟)开发的首款全球无线充电技术标准:QI标准,更为制造商提供了一种简便与弹性化的机制,以规范充电装置与移动装置间的相容性,本发明是将无线充电接收端和控制电路与电池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符合QI标准的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池,同时该电池也可以和现有的普通电池一样使用。
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51619.3的无线充电电池之发明专利,阐述的是无线充电电池的几种充电的控制方式:充电是受外部指令的控制,包括机械开关、光电开关、无线控制开关等;专利申请号为200910090655.1的一种无线充电电池之发明专利,是一种和传统电池结构相兼容的一种框架结构;专利申请号为201220002538.2的一种锂电池无线充电装置之实用新型专利,阐述的是一种充电自动调整功率的充电装置;对以上有代表性的几项专利的公告,分析得出:第一,都诞生在QI标准之前,WPC(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无线充电联盟)的QI标准于2010年8月31日发布,这些专利申请诸多细节上不符QI标准;第二,体积偏大,因为磁性隔离材料很厚(厚度超过0.8mm),电池感应部分的总厚度在1mm以上,过多占用了宝贵的电池厚度,在超薄智能手机中无实用价值,也无实际的产品在销售。
发明内容:
为了改进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无线充电电池,其接收来自无线供电装置的能量,对电池单元充电,充电模块符合WPC所制定的QI标准,可以和符合QI标准的无线充电装置相兼容,实现充电装置的互通。
本发明提出的无线充电电池和普通充电电池的外形和接口一样,在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同时,也可以和普通充电电池一样使用。
本发明提出的无线充电电池在电子通讯产品中可以作为一个标准部件使用,可以替代普通的充电电池而使得原有的电子产品实现无线充电功能,并符合QI标准。
本发明提出的无线充电电池包括四个部分:电池单元、电磁感应装置、充电模块、导热绝缘层。电磁感应装置接收到来自无线充电装置传输过来的能量,经充电模块转换成直流电流输出,给电池单元充电;充电模块可以自适应调节电磁感应装置的工作状态,达到最佳的能量转换效率,充电模块具有充电管理功能,可以自动侦测来自外部无线充电装置的信号,满足开启条件后,方能开启充电功能,电池充满或者感应到的电磁能量不能满足充电条件时,充电功能关闭;导热绝缘层用于实现可靠的组装。
总之,本发明通过采用QI标准的芯片设计充电管理模块、超薄的电磁隔离膜、导热绝缘层等方法,解决了无线充电电池的超薄结构和标准化问题,有效的提升了便携式电子通讯产品的方便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充电电池的原理框图
1-1电磁感应装置
1-2充电模块
1-3电池单元
1-4输出电极
图2: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充电电池的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1电池前盖
2-2电池充电保护电路板
2-3连接板,用于无线充电电路模组和电池充电保护电路板的连接
2-4无线充电电路模组,输出接电池充电保护板,输入接感应线圈
2-5散热片,充电模组散热
2-6电池电芯,可以是聚合物电芯或锂离子电芯
2-7隔离点阵
2-8隔磁膜
2-9感应线圈
2-10电池护壳
2-11电池后盖
图3:本发明专利应用实例一
3-1应用实例一的无线充电电路模组
3-2应用实例一的散热片
图4:本发明专利应用实例二
4-1应用实例二的无线充电电路模组
4-2应用实例二的散热片
图5:本发明专利应用实例三
5-1应用实例三的无线充电电路模组
5-2应用实例三的散热片
图6:本发明专利应用实例四
6-1应用实例四的无线充电电路模组
6-2应用实例四的散热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微航磁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微航磁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7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