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废弃离子交换树脂球进行待测水域水质检测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12063.1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3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春;王京文;王光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弃 离子交换 树脂 进行 水域 水质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废弃离子交换树脂球的再生和利用再生树脂球进行水质检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进行的水质监测是以单纯地对监测的水体取瞬时水样作水质分析,通过污染物质在水中的瞬时浓度来反映水质状况来进行水质评价为主。然而取一次水样所测定的结果,只能反映瞬时的水质状况,水体中污染物质浓度是随流量变化而变化的。因此,瞬时的水质浓度值没有相应的流量是不能说明问题的,它不具有某一水期的代表性。对于这个问题目前一般采用多次在任意时间和地点取水样作水质分析,而这种方法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随着次数的增加工作量也会大量增加,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具有持续吸附水体离子的方法。
离子交换树脂球是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的Skogely等人经过多年研究而成的,是一种阴阳离子混合型树脂丸球,已成功应用在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测定上。土壤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离子交换树脂球在土壤中的成功应用为在水体中离子的检测提供了可能性。但树脂球价格昂贵(“通用佳”树脂球每粒售价4美元),且使用一次后,即废弃不用,导致分析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准确的利用废弃离子交换树脂球进行待测水域水质检测的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获知待测水域中污染物质浓度(浓度的变化趋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废弃离子交换树脂球进行待测水域水质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球进行再生处理:
将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球以搅拌的方式浸泡于浓度为1.0mol/L的碳酸氢钠(NaHCO3)溶液中2h;取出后再以搅拌的方式浸泡于浓度为0.1mol/L的碳酸氢钠溶液中2h;接着用去离子水冲洗1~2遍(目的是以洗去表面多余的碳酸氢钠);最后浸泡于去离子水中,得再生树脂球,待用;
2)、采用原位溪流检测:
先在特制尼龙网袋内放置5粒再生树脂球,再将所述特制尼龙网袋固定在待测水域中,从而使再生树脂球被浸泡在待测水域中;
3)、每隔10天,更换一次特制尼龙网袋内的再生树脂球;对每个取出的再生树脂球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先用去离子水进行冲洗(用量约为20ml);
然后置于容器(例如为60ml塑料瓶)中再加入浓度为0.4~0.6mol/L的HCl溶液进行振荡洗涤1~2次,从而洗脱再生树脂球所吸附的N和P;每次振荡洗涤的时间为25~35分钟,HCl溶液的用量为25~35ml;收集所得的洗脱液;
4)、分别测得洗脱液中氮、磷的浓度,对同一时间所得的5粒再生树脂球所对应的洗脱液中的氮、磷浓度各自取平均值;从而获得洗脱液中氮、磷浓度检测值;
5)、根据洗脱液中氮、磷浓度检测值,获得再生树脂球相对应离子的吸附量RAQ;从而得出待测水域中氮、磷浓度的变化趋势。
作为本发明的利用废弃离子交换树脂球进行待测水域水质检测的方法的改进:
步骤4)为:分别测得洗脱液中磷、硝态氮、氨氮的浓度,对同一时间所得的5粒再生树脂球所对应的洗脱液中的磷、硝态氮、氨氮浓度各自取平均值;从而获得洗脱液中磷、硝态氮、氨氮浓度检测值;
步骤5)为:根据洗脱液中磷、硝态氮、氨氮浓度检测值,获得再生树脂球相对应离子的吸附量RAQ;从而得出待测水域中磷、硝态氮、氨氮浓度的变化趋势。
作为本发明的利用废弃离子交换树脂球进行待测水域水质检测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洗脱液中磷浓度,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洗脱液中硝态氮浓度,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洗脱液中氨氮的浓度。
作为本发明的利用废弃离子交换树脂球进行待测水域水质检测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离子交换树脂球为废弃的“通用佳”树脂球。
备注说明:废弃的离子交换树脂球--废弃的“通用佳”树脂球是指“通用佳”树脂球进行了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测定后的所得物。
作为本发明的利用废弃离子交换树脂球进行待测水域水质检测的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步骤2)中的特制尼龙网袋为:
将尼龙网袋分成上下2个部分,在尼龙网袋的下半部设置能避免尼龙网袋浮于水面的重物;将网袋的上半部竖向缝制4条缝线,从而将尼龙网袋的上半部分成5个相对独立的小空间,每个小空间用于对应的放入1粒步骤1)所得的再生树脂球;
尼龙网袋的顶部向下折弯后形成一个卷筒,在卷筒内设置用于将整个特制尼龙网袋固定于待测水域的固定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2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供电装置
- 下一篇:制造复合超吸收性芯结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