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11520.5 | 申请日: | 2013-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3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畑中桂史;清水赖重;市川浩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16F13/18 | 分类号: | F16F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封入 式隔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汽车的发动机支架等的隔振装置,特别是涉及利用基于内部封入的非压缩性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隔振效果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夹设于构成振动传递系统的构件之间,对这些构件进行隔振连结或隔振支承的隔振装置的一种,公知有利用内部封入的非压缩性流体的流动作用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正在研究这种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向发动机支架等应用的情况。该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具有如下构造,即,用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第1安装构件和第2安装构件,在隔着由第2安装构件支承的分隔构件的两侧分别形成封入了非压缩性流体的受压室和平衡室,此外还形成有将上述受压室和平衡室相互连通的第1节流通路。例如,日本特开2008-157411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的便是这种结构。
在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中,对于第1节流通路调谐的频率范围的振动输入能发挥优异的隔振效果,但另一方面,在输入比第1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高的频率范围的振动时,第1节流通路实质上发生堵塞,因此,由反共振所导致的高动刚度化(日文:高動ばね化)而引起的隔振性能下降成为问题。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形成有调谐成频率比第1节流通路高的第2节流通路,并设置有用于将第2节流通路切换为连通状态和切断状态的阀芯的构造。由此,在输入比第1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高的频率的振动时,通过使第2节流通路呈连通状态,能够基于在第2节流通路中流动的流体的流动作用,获得有效的隔振效果。
但是,当输入比第2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还高的频率的振动时,即使阀芯将第2节流通路保持为连通状态,第2节流通路也会因反共振而实质上被切断。因此,也存在高频率范围下的隔振性能的下降难以防止,能获得有效的隔振效果的频率范围因要求特性的不同而尚不充分的情况。而且,在通过阀芯与分隔构件抵接来切断形成于硬质的分隔构件上的第2节流通路的开口部的构造中,抵接时的撞击声也可能成为问题。
另外,也可以考虑通过在第2节流通路的基础上再设置液压吸收机构,对于比第2节流通路的调谐频率还高的频率的振动输入,实现利用低动刚度化而获得的有效的隔振效果。但是,为了构成液压吸收机构,需要追加可动板、可动膜等其他零部件,难免会造成零部件数量的增加、构造的复杂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57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其能以简单的构造有效地获得对于更广频率范围的输入振动的隔振效果,并且能防止发生特性切换时的异常噪声。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案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由主体橡胶弹性体弹性连结第1安装构件和具有筒状部的第2安装构件,并且在隔着由该第2安装构件支承的分隔构件的一侧,形成壁部的一部分由该主体橡胶弹性体构成的受压室,且在隔着该分隔构件的另一侧,形成有壁部的一部分由挠性膜构成的平衡室,在上述受压室和平衡室中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并且形成有将上述受压室和平衡室相互连通的第1节流通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分隔构件中形成有将上述受压室和上述平衡室相互连通的连通流路,包含突出于该连通流路的相对壁面中的一个壁面而设置的弹性突片和突出于该连通流路的该相对壁面中的另一个壁面而设置的缓冲突部地构成弹性阀构件,并且利用该弹性突片和该缓冲突部的相对面之间的区域形成将该受压室和该平衡室相互连通的第2节流通路,该第2节流通路被调谐成比上述第1节流通路频率高的频率,并且通过该弹性突片弹性变形而抵接于该缓冲突部,来切断该第2节流通路。
采用按照这样的第1技术方案构造成的流体封入式隔振装置,在输入低频大振幅振动时,弹性突片在受压室和平衡室的相对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弹性变形而抵接于缓冲突部,从而切断第2节流通路。由此,能够有效地确保经过第1节流通路在受压室和平衡室之间流动的流体的量,能够有效地获得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隔振效果。
此外,在输入第2节流通路调谐的频率范围(中频率范围)的振动时,弹性突片与缓冲突部的抵接被解除,第2节流通路保持连通状态。由此,流体经过第2节流通路在受压室和平衡室之间流动,因此,能发挥基于流体的流动作用的隔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海橡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115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选择性消噪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触控控制和感应启动的音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