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解液注入方法以及电解液注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9916.6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7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木村义雄;坂本贵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36 | 分类号: | H01M2/3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液 注入 方法 以及 装置 | ||
1.一种电解液注入方法,用于对电池的单元容器内注入非水系电解液,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经由去往路径将储存上述电解液的罐的出口与上述单元容器的第一端口进行连接,并且经由返回路径将上述罐的回收口与上述单元容器的第二端口进行连接;
第二步骤,使设置于上述去往路径或者上述返回路径的泵动作,使上述电解液在包括上述罐、上述去往路径、上述单元容器以及上述返回路径的第一闭环内循环;以及
第三步骤,一边使上述电解液在上述第一闭环内循环,一边监视上述罐内的上述电解液的液量变化,根据该监视结果,在上述单元容器内注入设定量的上述电解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绕过上述单元容器而在上述去往路径与上述返回路径之间连接旁通路径;以及
使上述泵动作,使上述电解液在包括上述罐、上述去往路径、上述旁通路径以及上述返回路径的第二闭环内循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液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边使上述电解液在上述第二闭环内循环,一边使上述罐内的上述电解液的液面与第一液面水平一致,
在上述第三步骤中,检测上述罐内上述电解液的液面降到比上述第一液面水平低规定水平的第二液面水平的情形,从而确认上述单元容器内的上述电解液的液量达到了上述设定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三步骤中确认了在上述单元容器内注入了上述设定量的上述电解液之后,也一边使上述电解液在上述第一闭环内循环一边监视流过上述返回路径的上述电解液内包含的气泡,根据该监视结果来确认从上述单元容器去除了气泡。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去除上述去往路径和上述返回路径内的水分,对空状态的上述去往路径和上述返回路径提供干燥空气来进行吹扫。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去除上述单元容器内的水分,对空状态的上述单元容器提供干燥空气来进行吹扫。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向上述单元容器进行的上述电解液的注入结束之后,对上述单元容器内进行减压。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解液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向上述单元容器进行的上述电解液的注入结束之后,为了对上述单元容器内的负极预掺杂锂离子,使上述单元容器在密闭状态下放置规定期间,
在上述预掺杂结束之后,再次一边使上述电解液在上述第一闭环内循环一边监视流过上述返回路径的上述电解液内包含的气泡,根据该监视结果来确认从上述单元容器去除了气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液注入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向上述单元容器进行的上述电解液的再次注入完成之后,对上述单元容器内进行减压。
10.一种电解液注入装置,用于在使用非水系电解液的电池的单元容器内注入上述电解液,其具有:
罐,其储存上述电解液,并具有用于送出上述电解液的出口以及用于回收上述电解液的回收口;
去往路径,其在上述罐的出口与上述单元容器的第一端口之间形成流路;
返回路径,其在上述罐的回收口与上述单元容器的第二端口之间形成流路;
泵,其设置于上述去往路径或者上述返回路径;
第一循环控制部,其使上述泵动作,来使上述电解液在包括上述罐、上述去往路径、上述单元容器以及上述返回路径的第一闭环内循环;以及
第一注液监视部,其在上述电解液在上述第一闭环内循环时监视上述罐内的上述电解液的液量变化,根据该监视结果来确认在上述单元容器内注入了设定量的上述电解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解液注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旁通路径,其用于绕过上述单元容器而将上述去往路径与上述返回路径连接;以及
第二循环控制部,其使上述泵动作,来使上述电解液在包括上述罐、上述去往路径、上述旁通路径以及上述返回路径的第二闭环内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未经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991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