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9102.2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西浦武史;唐木达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张建涛;车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座椅 | ||
本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序列号2012-76738和2013-30752的优先权,其内容在此通过参考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No.2005-103002公开了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座椅靠背包括具有金属体框架和树脂体框架的框架构件。金属体框架在从前方观察时大体上是矩形的构造。金属体框架组成座椅靠背的构架和位于其中央处的开口。金属体框架由例如具有环形横截面的管状钢管形成。
树脂体框架布置在金属体框架的中央开口处。树脂体框架包括中空的平板和多个肋。多个肋设置在中空的平板内。肋从中空的平板的内表面突出到外表面。肋在竖向方向上以合适的间隔并排地布置。由于其中空性,树脂体框架在重量上降低同时由于多个肋维持了刚性。因此,框架构件已在重量上降低以用于实现车辆轻量化的目的等。
国际公开WO2008/019981A1公开了具有竖向延伸的左和右延长部分的框架。延长部分之一具有包括复合材料的复合构件,所述复合材料具有纤维。也可存在用于强化复合构件的肋。复合构件具有面向座椅的横向侧的主体板、设置在主体板前端处的前凸缘和设置在主体板后端处的后凸缘。肋由热塑性材料形成且具有栅格状构造。肋布置在前凸缘和后凸缘之间且结合在主体板上。
然而,已存在对于可有效地降低重量同时具有足够的刚性的框架构件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包括车辆座椅,车辆座椅具有框架构件和用于加强框架构件的加强构件。框架构件具有延长部分。延长部分可由树脂形成且具有平板状或棒状构造。延长部分可包括第一部分、前第二部分和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可竖向延伸且面向座椅的横向侧面。前第二部分可在车辆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从第一部分的前端延伸。后第二部分可在车辆座椅的宽度方向上从第一部分的后端延伸。延长部分可构造为使得中性轴定位在前第二部分和后第二部分之间。中性轴优选地在力从前向后施加到座椅时不受拉力或压力的影响。加强构件优选地不设置在第一部分上,而是设置在前第二部分和/或后第二部分的表面上。加强构件具有多个在延长部分的纵向方向上取向的延长的纤维。
当车辆颠簸时,车辆座椅可接收从前向后的大的力。该力作为弯曲应力施加在框架构件的延长部分上。前第二部分典型地接收拉伸力。后第二部分典型地接收压缩力。加强构件设置在前第二部分和/或后第二部分的表面上。因此,加强构件可有效地加强延长部分。另外,加强构件具有在与拉伸力或压缩力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取向的延长的纤维。因此,加强构件可有效地抵消拉伸或压缩力。
另一方面,加强构件不设置在第一部分上。以此方式,框架构件的总成本可降低,因为加强构件可能是昂贵的。当延长部分接收弯曲应力时,施加在第一部分上的力小于施加在前第二部分和后第二部分上的力。因此,延长部分可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即使当加强构件不设置在第一部分上时也提供支承。
附图说明
图1是车辆座椅的透视图;
图2是框架构件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3A是沿图2中线IIIA-IIIA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3B是沿图2中线IIIB-IIIB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4是加强构件的透视图;
图5A是动模、第一静模和框架构件的横截面视图,用于示出框架构件的制造步骤;
图5B是动模和框架构件的横截面视图,用于示出框架构件的制造步骤;
图5C是动模、第二静模和框架构件的横截面视图,用于示出框架构件的制造步骤;
图6是另一个车辆座椅的框架构件的透视图;
图7是图6的框架构件从上方看的透视图;
图8是沿图6中的线VIII-VII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9是沿图6中的线IX-IX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0是沿图6中的线X-X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1是沿图6中的线XI-XI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图12是根据另一个构造的框架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13是根据另一个构造的框架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14是根据另一个构造的框架构件的横截面视图;
图15是根据另一个构造的框架构件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91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件转运装卸机械手
- 下一篇:重力送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