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锌反萃液直接生产电解锌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06110.1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四光;和金保;杨道群;刘条松;杨宏;周国灿;熊春田;刘春雨;杨建华;汪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8 | 分类号: | C22B3/08;C22B3/26;C25C1/16;C22B1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李云 |
地址: | 6714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锌反萃液 直接 生产 电解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铅锌矿湿法冶炼工艺生产电解锌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湿法炼锌技术,一般是采用浸出工艺将矿石中的氧化锌用酸浸出。具体为将硫酸加入用含氧化锌的矿石磨制的矿浆中,矿浆在酸性、高温、搅拌的条件下,将矿浆中的氧化锌及其它氧化物完全溶解进入ZnSO4溶液中,ZnSO4溶液通过锌萃取、锌反萃、锌电积得到电解锌。而经过锌反萃后的反萃液通常被回送到浸出工序进行二次酸浸。如中国专利200610010938.7,其工艺中锌反萃后的反萃液还要回送到湿法炼锌流程的浸出工序,采用这种工艺,反萃剂中含H2SO4通常高达150~200克/升,不仅酸耗高,实际生产中还必须进一步净化处理,增加净化工序,延长了生产流程,增加了燃煤、净化剂等生产消耗,推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正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酸耗低、工艺简单高效的锌反萃液直接生产电解锌的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锌反萃液直接生产电解锌工艺,该工艺是采用湿法冶炼工艺将矿石中的氧化锌部分用酸浸出,制备得到电解锌;所述湿法冶炼工艺是用硫酸作为溶剂加入到用含氧化锌的矿石磨制的矿浆中,将矿浆中的氧化锌及其它氧化物溶解进入ZnSO4溶液中,将ZnSO4溶液通过锌萃取及锌反萃后,将锌反萃液直接进行锌电积,得到电解锌。
本发明磨制的矿浆中,磨矿粒度不大于0.0018mm的矿粉的重量占总矿粉量的80%以上,矿浆的重量百分比浓度为35~50%。本发明可将锌电积后产生的废液回送到锌反萃工序再次反萃后进行锌电积。本发明所述锌反萃为3~6级连续反萃,反萃剂为电解废液,反萃剂中H2SO4含量为120~150克/升, Zn含量为50~70克/升。本发明可将浸出氧化锌获得的ZnSO4溶液先进行Ca、Mg析出处理,然后再通过锌萃取、锌反萃、锌电积,得到电解锌。所述对ZnSO4溶液进行Ca、Mg析出处理,是将ZnSO4溶液冷却降温至20℃~ 40℃,冷却过程中加入CaSO4·2H2O晶种和活性添加剂,结晶析出CaSO4和MgSO4,形成钙镁渣。活性添加剂可为聚乙二醇、多聚磷酸钠、(NH4)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简化了锌萃取流程,优化了工艺。本发明将锌反萃后的反萃液直接进行电积,电解废液全部用于反萃工序,反萃液、电解废液不再返到湿法炼锌流程的浸出工序,相比现有湿法炼锌工艺减少了净化工序。通过增加反萃级数,采用三级以上的多级连续反萃,将主要为电解废液的反萃剂的H2SO4含量降低至120~150克/升,Zn含量提高至50~70克/升,既确保了反萃率和反萃液含Zn≥75克/升,又达到降低酸耗和成本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未经云南金鼎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61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闭锁离合器铆压旋转模具
- 下一篇:多功能健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