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集成燃气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2190.3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5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江;张婷;项文雨;袁希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C3/02 | 分类号: | F24C3/02;F24C1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30007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燃气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炉装置及节能系统,具体地说,它将传统燃气炉燃烧尾气进行热集成,能有效提高燃料的热能利用率。
背景技术
调查表明,由于没有保温和密封设计,现行的小型燃气炉在开放的环境中直接加热,造成高温尾气直接排放,严重降低了燃料的利用率。因此,对燃烧尾气热量进行二次集成利用,对提高小型燃气炉的传热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针对家用炉节能也做出了很多研究,获得了不同的效果。
96242669.5设计了一种煤气节能炉,采用双曲面炉膛内壁在热风室中对空气进行预热,利用可活动的灰盆产生足够的水蒸气。200620129957.7设计了一种家用高效节能炉,采用梯形结构炉膛充分利用炉膛内部产生的热量,达到节能目的。200720089471.X设计了一种多功能高效节能炉,通过增加蒸汽室、蒸汽笼达到炒、煮、蒸一体化且同步进行的目的。200720089472.4设计了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炉,采用除尘室、避尘孔等,减少烟气排放同时增加保温功能。201110144848.8设计了一种带有旋风发生装置的节能炉,通过旋风发生装置使燃气和空气完全混合,达到完全燃烧、节能的目的。以上专利技术从不同角度对燃烧炉结构进行了新型分析与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节能的效果。而本发明采用低温空气与高温尾气套管式换热技术,能充分利用燃料释放热量,达到节能目的。具体方案陈述如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集成的燃气炉装置,将燃气炉炉体和换热管8、尾气排管9视为一个整体的换热系统,将燃烧的高温尾气通过换热管8对空气进行预热。并通过在炉壁内加装保温材料减少热量耗散,提高燃气炉燃料的利用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热集成的燃气炉装置,它由燃气炉炉体、支撑框体7、换热管8、尾气排管9、燃气进管10和空气进管11组成;其特征是,在燃气炉炉体外设置一个支撑框体7,支撑框体7上端设置有支撑架4,支撑架4上端焊接支撑板6用以固定炉芯3,支撑架4下端连接换热管8,换热管8连接空气进管11;支撑架4内部与换热管8和空气进管11之间为封闭结构;支撑框体7内的上下支撑板的中心位置,同换热管8同轴围绕换热管8设置一圈通道为尾气排管9;支撑架4外部与尾气排管9之间为封闭结构;两个封闭结构相互套嵌为套管式整体换热系统。
优选在尾气排管9外侧与支撑框体7之间设置为保温材料层。
所述的支撑架4为台体,上台直径大于下台直径,下台直径大于尾气排管直径。
支撑框体7间距大于燃气炉炉体竖直高度;上下支撑板间距等于换热管8所需换热长度。
支撑框体7与支撑架4之间,靠近支撑框体7边缘位置,设置有保温砖。以减少热量耗散,提高燃料利用率。
保温砖可以不完全填充。
在炉芯3上设置有加热板5,与支撑框体7连接;燃气炉不使用时,可将炉盖1盖在加热板5之上,使燃气炉闲暇时尽量保持恒温,以减少再使用时因炉预热消耗的燃料。
在支撑框体7上部,与支撑架4对应处设置有安装炉门2开孔。在支撑框体7下部设置有空气进管孔。
所述的热集成燃气炉为密封结构,可以通过快速卸压门式的炉门2保证其安全性和高效性。同时,将加热板5打开,燃气炉炉体与换热管8连接一体,既可以直接抽出,又方便拆卸、维修与清洗。
燃气由燃气管进管10进入,空气由空气进管11进入,通过换热管8在支撑架4内与燃气充分混合,经炉芯3燃烧,释放高温尾气通过尾气排管9排出。空气作为冷流体经换热管8管程,高温尾气作为热流体经尾气排管9壳程,与换热管8构成套管对空气完成预热。
换热管8可选择材质导热系数较高的铜管、不锈钢管等,换热管排列形式不限;保温材料可以选择保温棉、陶瓷纤维等。
本发明的优点有:
1.高温尾气的热量得以利用,提高燃料利用率;
2.利用余热对燃气炉进行保温,节约了燃料;
3.炉内部结构可直接拆卸,便于维修和清洗;
4.可大幅减少燃料的使用,即降低了成本又符合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燃气炉装置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2:燃气炉炉体俯视图简图。
图3:燃气炉支撑架俯视图简图。
其中:1—炉盖,2—炉门,3—炉芯,4—支撑架,5—加热板,6—支撑板,7—支撑体,8—换热管,9—尾气排管,10—燃气进管,11—空气进管,剖面a—保温砖,剖面b—保温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2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锁具
-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连续补充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