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制桩倾斜实时监测和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0979.5 | 申请日: | 201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代先尧;李长冬;王亮清;雍睿;刘庆涛;梁德明;王姣;廖伟;张永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C9/12 | 分类号: | G01C9/12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江钊芳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倾斜 实时 监测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制桩倾斜实时监测和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现在,无论是桩基材料和桩类型,或者是桩工机械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现代化基础工程体系。在某些情况下,采用桩基可以大量减少施工现场工作量和材料的消耗。随着桩基础的不断推广应用,预制桩在施工过程中的问题也逐渐突显,由于场地不平、稳桩时桩不垂直等原因导致基桩在沉入过程中会产生倾斜。当基桩倾斜角度达到一定角度后将会导致基桩无法正常使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本发明之前,涉及有关倾角测量装置的报道,如2012年公开的中国专利“基桩倾斜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采用测斜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安装在基桩上,和基桩一起打入地下,并通过导线引出,连接到信号采集器上,以此对基桩倾斜进行实时监测。但是导线的设置,将导致基桩施工的不便,且将测斜传感器和陀螺仪传感器安装在基桩上一起打入土中,无疑增加了基桩施工的成本,由于不能回收利用,故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又因为该监测预警系统还存在不可重复利用,实时监测成本较高、不便于监测等问题,还急需研发一种施工方便、可重复利用、造价低廉的预制桩倾斜实时监测和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重复使用,可节约施工成本的预制桩倾斜实时监测和报警装置。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预制桩倾斜实时监测和报警装置,包括机箱,挂钩和报警机构,所述的机箱为长方形箱体,机箱外上部设有挂钩和扩音器;机箱内上部固定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有圆球形槽,机箱内下部设有中心轴盘,异形杆连接所述的中心轴盘与连接杆;
所述的中心轴盘为一个圆杆与圆盘组合的结构,圆杆的顶端有锥形槽,中心轴盘通过螺钉固定在机箱底部;
所述的异形杆上端为半球形,下端为倒圆锥形,异形杆的半球形端安装在连接杆底部圆球形槽内,异形杆的倒圆锥形端插在中心轴盘的圆杆顶端的锥形槽中;异形杆下部通过重锤线绑定一个重锤,异形杆上通过连杆固定有水银罐;
所述的水银罐内装有水银,水银罐顶部留有2个小孔,其余密封;水银罐上方固定有电器盒;
所述的报警机构设有电器盒、扩音器和报警电路,报警电路中通过导线串接有电池、闪烁灯、报警器,以及采用长铜丝和短铜丝组成的专用导线,长铜丝和短铜丝的一端穿过水银罐顶部留有的2个小孔,并伸进水银罐中;所述的报警器通过导线与扩音器连接。
所述的机箱为一个设有顶盖、透明的长方形箱体。
所述的水银罐中装有水银,水银液位为刚触及插在水银罐中长铜丝的末端。
所述的水银罐垂直于水平面时,伸进在水银罐中的长铜丝和短铜丝末端的连线与水平面组成的夹角为ɑ角,当水银罐倾斜角度达到或大于ɑ角时,水银罐中的长铜丝和短铜丝一同浸入水银中,使长铜丝和短铜丝短接,报警电路接通,报警器发出报警声,报警声通过扩音器扩音提示出现倾斜状态,闪烁灯开始闪烁,通过观察闪烁灯的方位得出预制桩倾斜的方向。
本发明的一种预制桩倾斜实时监测和报警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的监测和报警装置是安装在预制桩上部的外表面,便于工程施工。
2)本发明的监测和报警装置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造价低廉。
3)将本发明的监测和报警装置挂在预制桩上可以通过报警声获得预制桩倾斜的警示,还可通过观察闪烁灯的方位得出预制桩倾斜的方向,实现了对预制桩施工倾斜状态的实时动态监测,可对预制桩的施工起指导作用。待预制桩施工后期,在预制桩完全打入土中前将本装置取下,装置可以重复使用,极大地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预制桩倾斜实时监测和报警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装置中连接杆仰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装置中中心轴盘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装置中异形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装置中电器盒和水银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装置中报警机构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7为将本发明的装置挂在预制桩槽口上的状态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0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管水冷组合散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医疗X光射线系统的新型IBS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