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磷尾气的脱磷催化反应工艺和催化剂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00029.2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7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勾华杰;高翊;蒋化;唐伟;张佳平;耿云峰;童显忠;谢有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J23/72;B01J23/7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磷 尾气 催化 反应 工艺 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磷尾气的脱磷催化反应工艺和催化剂。
背景技术
黄磷在生产过程中,磷矿石在高温电炉中被焦炭还原,碳以CO、磷以单质磷(主要是单质磷)的形式从上方出电炉,其它物种以炉渣(主要是硅酸钙)的形式从下方出电炉。高温气体经数级水喷淋冷却后,磷蒸汽变为液态黄磷进入受磷槽,未冷凝的炉气即为黄磷尾气。黄磷尾气主要的可利用成分为CO,约占80~90%,其他则为粉尘、水蒸气、CH4、CO2、N2、O2、砷化氢、氟化氢、总硫(H2S和有机硫,其中以H2S为主)、总磷(单质磷和PH3)等杂质。
黄磷尾气组分众多,其主要杂质总磷及总硫毒性大,不能直接排放。目前企业对黄磷尾气普遍采用简单粗放的放空燃烧,这种处理方式不仅白白浪费大量热能,杂质总磷、总硫转化成磷氧化物和SO2还会引起酸气污染。我国是黄磷生产大国,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黄磷产量。近年来我国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对黄磷尾气净化的要求迫在眉睫。若能将黄磷尾气净化后燃烧,有效利用其中CO所包含的热能甚至提纯CO作为羰基合成的原料气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环保价值。但黄磷尾气的组成复杂,净化难度大,其中尤以总磷的脱除最为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大先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00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京棒杆菌微生物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污水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