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u基表面八羟基喹啉铜/BTA/环氧树脂自修复防腐蚀涂层及其制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9342.9 | 申请日: | 2013-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87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昌;张开悦;王立达;武婷婷;孙文;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32B15/092 | 分类号: | B32B15/092;B32B27/06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徐淑东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u 表面 羟基 喹啉 bta 环氧树脂 修复 腐蚀 涂层 及其 制法 | ||
1.一种Cu基表面八羟基喹啉铜/BTA/环氧树脂自修复防腐蚀涂层,其特征是:具有多孔微结构的八羟基喹啉铜作为打底层,提供缓蚀剂的存储空间,同时保证较大比表面积来提高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力,再将BTA缓蚀剂添加到多孔层中,最后在表面涂覆一层环氧树脂作为物理屏蔽层。
2.Cu基表面八羟基喹啉铜/BTA/环氧树脂自修复防腐蚀涂层的制法,其特征是:八羟基喹啉铜多孔层的制备,是在基体Cu表面先通过化学氧化方法获得氢氧化铜针状结构,再控制化学转化时间所制备得到的;BTA缓蚀剂的添加采用浸润后蒸发溶剂的方法。
3.Cu基表面八羟基喹啉铜/BTA/环氧树脂自修复防腐蚀涂层的制法,其特征是:包括多孔微结构的八羟基喹啉铜制备和BTA缓蚀剂的填充封装,具体工艺如下:
第一步、八羟基喹啉铜多孔层制备:将Cu基体进行除油污酸洗活化等前处理后,在常温下置于含碱性溶液和过硫酸盐的氧化液中30min,去离子水冲洗后迅速浸入已配置好的八羟基喹啉水溶液中,控制转化温度为30℃,转化时间为45-90min;转化结束后,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并烘干待用;
将化学氧化后的样片进行SEM表征;将化学转化后的试样进行SEM、UV-Vis、FT-IR表征;对比化学转化前后试样的XRD;
第二步、BTA缓蚀剂的填充封装:室温下,将步骤1所制备样片浸入含0.1mol/L BTA的水溶液中,浸入4h后烘干;然后,再次浸入0.1mol/L BTA水溶液中4h,浸润结束后烘干;最后,在样片表面涂覆一层环氧树脂作为物理屏蔽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基表面八羟基喹啉铜/BTA/环氧树脂自修复防腐蚀涂层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步、八羟基喹啉铜多孔层制备:其中前处理具体步骤为将Cu分别用600#、800#、1000#砂纸依次打磨,达到表面平整光洁,去离子水冲洗表面;用丙酮除去Cu表面的脂肪、油渍等,去离子水冲洗表面;最后,用4mol/L 盐酸酸洗活化,去离子水冲洗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基表面八羟基喹啉铜/BTA/环氧树脂自修复防腐蚀涂层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步、八羟基喹啉铜多孔层制备:化学氧化中的化学氧化液组成为:0.5-1.0mol/L 碱性溶液,0.01-0.05mol/L 过硫酸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Cu基表面八羟基喹啉铜/BTA/环氧树脂自修复防腐蚀涂层的制法,其特征是:所述碱性溶液采用NaOH或KOH;过硫酸盐采用(NH4)2S208或K2S2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934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稳定性好塑胶
- 下一篇:一种彩色硅胶的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