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反馈射频损耗估计距离的定位方法及基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8442.X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7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魏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数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64/00 | 分类号: | H04W6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62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反馈 射频 损耗 估计 距离 定位 方法 基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频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反馈射频损耗距离估计的定位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物联网定位开始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现有的物联网定位技术中,往往采用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进行定位。专利号201010134769.4提出的基于RSSI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位方法,根据待测点与锚节点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信号强度)获得两者之间的距离信息。锚节点通过发送固定的功率以及接收待测点反馈的功率,根据传播损耗计算待测点相应的距离。
但是,当距离小时待测点距离的微小变化就导致损耗的较大变化,而当距离较远时传播损耗对距离的变化不敏感了,同时,远距离的无阻挡直视看见的传播损耗和近距离的有阻挡如墙壁等传播损耗相等或接近时,会产生很大的误差,而在实际工程中,待测节点和锚节点不可能都在直视环境,因阻挡折射,反射等造成的多径衰减损耗等。故采用该技术方案进行定位的精确度不高,误差较大,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反馈射频损耗估计距离的定位方法,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反馈的射频损耗估计移动标签的距离,自适应调节射频发送功率,提高定位的精准性,减少误差。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根据反馈的射频损耗估计移动标签的距离,自适应调节射频发送功率,提高定位的精准性,减少误差。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反馈射频损耗估计距离的定位方法,包括:
基站向移动标签发送载波,并接收所述移动标签反馈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数据包包含信息:所述移动标签的身份标识、所述移动标签发送所述数据包时使用的发送功率、所述移动标签接收所述载波时的接收信号强度;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载波的发送功率、以及所述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移动标签接收所述载波时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标签之间的第一射频传播损耗;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第一射频传播损耗,查询所述载波的发送功率对应的传播损耗映射表,所述传播损耗映射表为: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标签之间的传播损耗、与所述载波的有效覆盖距离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如果所述第一射频传播损耗高于所述传播损耗映射表的传播损耗上限、或者低于所述传播损耗映射表的传播损耗下限,
则所述基站减小所述载波的发送功率,再次向所述移动标签发送所述载波,返回步骤:接收所述移动标签反馈的数据包;
如果所述第一射频传播损耗低于所述传播损耗映射表的传播损耗上限、以及高于所述传播损耗映射表的传播损耗下限,
则基站根据所述移动标签发送所述数据包时的发送功率、与所述基站接收所述数据包时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标签之间的第二射频传播损耗;
根据所述第二射频传播损耗的值、以及所述传播损耗映射表中的数据,采用线性差值法,计算出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标签之间的距离,以确定所述移动标签的位置。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实现方式下,在所述计算出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标签的距离,以确定所述移动标签的位置之后,还包括:
所述基站向定位系统发送定位消息,其中,所述定位消息包括:所述基站的身份标识、所述移动标签的身份标识、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标签之间的距离、以及时间信息,
以供所述定位系统根据至少三个具有相同所述移动标签的身份标识、以及具有不同所述基站的身份标识的所述定位消息,计算获得所述移动标签当前相对于至少三个所述基站之间的平面坐标。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站,包括:
射频收发器,用于向移动标签发送载波,并接收所述移动标签反馈的数据包;
其中,所述数据包包含信息:所述移动标签的身份标识、所述移动标签发送所述数据包时使用的发送功率、所述移动标签接收所述载波时的接收信号强度;
计算器,用于根据所述载波的发送功率、以及所述数据包中包含的所述移动标签接收所述载波时的接收信号强度,计算所述基站与所述移动标签之间的第一射频传播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数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数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84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