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致变色显示器和用于制造电致变色显示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7365.6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3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冈田吉智;八代彻;内城祯久;金硕灿;平野成伸;藤村浩;高桥裕幸;辻和明;匂坂俊也;油谷圭一郎;井上满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5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宋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显示器 用于 制造 方法 | ||
1.电致变色显示器,包括
显示基板,
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显示电极,
设置在所述显示电极上的第一电致变色层,
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分开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上方的中间显示电极,
设置在所述中间显示电极上并且接触所述中间显示电极的第二电致变色层,
对置基板,
设置在所述对置基板上的对置电极,和
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其上形成所述显示电极的表面与所述对置基板的其上形成所述对置电极的表面之间的电解质溶液,其中
所述中间显示电极包含棒状、须状或长纤维状导电细颗粒,和
所述导电细颗粒中的空隙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有形成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的材料。
2.电致变色显示器,包括
显示基板,
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显示电极,
设置在所述显示电极上的第一电致变色层,
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分开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上方的中间显示电极,
设置在所述中间显示电极上并且接触所述中间显示电极的第二电致变色层,
对置基板,
设置在所述对置基板上的对置电极,和
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其上形成所述显示电极的表面与所述对置基板的其上形成所述对置电极的表面之间的电解质溶液,其中
所述中间显示电极包含棒状、须状或长纤维状导电细颗粒,和
形成所述中间显示电极的所述导电细颗粒的一部分渗入到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的一部分中。
3.如权利要求1或2中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器,其中所述中间显示电极被埋在和形成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中。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器,其中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中间显示电极之间、或者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和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之间设置绝缘层。
5.电致变色显示器,包括
显示基板,
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显示电极,
设置在所述显示电极上的电致变色层,
对置基板,设置在所述对置基板上的对置电极,和
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其上形成所述显示电极的表面与所述对置基板的其上形成所述对置电极的表面之间的电解质溶液,其中
在所述电致变色层上层叠一个、两个或更多个层叠膜,所述层叠膜是通过将与所述电致变色层分开地设置的中间显示电极和设置在所述中间显示电极上并且接触所述中间显示电极的另外的电致变色层层叠而形成的,
所述中间显示电极包含棒状、须状或长纤维状导电细颗粒,和
所述导电细颗粒中的空隙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有形成所述另外的电致变色层的材料。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器,其中所述显示电极和所述中间显示电极是透明的或半透明的。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器,其中所述棒状、须状、或长纤维状导电细颗粒包含碳。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器,其中所述棒状、须状、或长纤维状导电细颗粒包含银。
9.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器,其中所述棒状、须状、或长纤维状导电细颗粒包含碳纳米管。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器,其中所述棒状、须状、或长纤维状导电细颗粒的一部分或全部覆盖有由半导体或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的保护层。
11.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电致变色显示器,其中所述保护层包含选自金、铂或钯的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金属。
12.用于制造电致变色显示器的方法,所述电致变色显示器包括:显示基板、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上的显示电极、设置在所述显示电极上的第一电致变色层、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分开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层上方的中间显示电极、设置在所述中间显示电极上并且接触所述中间显示电极的第二电致变色层、对置基板、设置在所述对置基板上的对置电极、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基板的其上形成所述显示电极的表面与所述对置基板的其上形成所述对置电极的表面之间的电解质溶液,其中
所述中间显示电极包含棒状、须状或长纤维状导电细颗粒,
所述导电细颗粒中的空隙的至少一部分填充有形成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的材料,和
所述第二电致变色层的一部分在形成所述中间显示电极之前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736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人CS用瞄准导轨
- 下一篇:用于确定金属合金的回复状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