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铌精矿熔盐电解制备铌铁合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5500.3 | 申请日: | 2013-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08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捷宇;许继芳;万康;李建朝;盛敏奇;唐磊;金永丽;李保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C5/04 | 分类号: | C25C5/04;C22B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矿 电解 制备 铁合金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精矿熔盐电解制备铌铁合金的方法,属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合金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铌及铌的化合物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熔点、非常稳定等特性,在钢铁、航空航天、超导、电子工业、机电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国对铌原料需求日益增加,铌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包头白云鄂博铁-稀土-铌等多金属共生矿,不仅含有丰富的铁和稀土,而且富含丰富铌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研究开发白云鄂博矿铌、稀土的提取分离新工艺、新技术及铌资源有效利用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包头白云鄂博矿中由于铌矿物的多金属共生、铌的分散度大等特性,白云鄂博铌矿物种类多,性质差异大,嵌布粒度细,与伴生矿物共生致密的复杂难选,制约了铌资源的开发利用。
针对白云鄂博的铌资源进行了综合回收利用的研究,提出了对包钢稀选尾矿进行浮选—磁选的工业性研究,在工业条件下,从白云鄂博原矿的生产流程中选出了含Nb2O5为3%左右的铌精矿,为冶炼低、中级的铌铁和高炉冶炼含铌铁水提供了优质的原料;同时也开展了多种火法提铌的研究,如从炉渣提取Nb2O5的研究、从含铌铁水中提取Nb2O5的研究、铁水连续提铌的研究、雾化提铌的研究等。特别是在此期间实现了含铌原料进行高炉冶炼得到含铌铁水和稀土富渣,稀土富渣用于炼制稀土合金或氯化稀土,转炉提取铌渣和铌磷半钢、电炉还原生产低级铌铁的“高炉-转炉-电炉-电炉”工业化生产工艺,使全流程无废弃物,实现了白云鄂博铌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
内蒙古科技大学充分借鉴了白云鄂博铌资源选矿、含铌铁水提铌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含铌铁水直接合金化冶炼含铌微合金钢的方法,即由含铌铁精矿通过“高炉炼铁-铁水脱磷、脱硫预处理-转炉炼钢”三步法工艺直接冶炼铌微合金钢。转炉炼钢过程“去碳保铌”是研究的难点和关键技术。
但是由于湿法冶金手段过程较复杂,火法提铌的冶炼周期长、产品成本高、产品质量低,杂质不符合炼钢要求。目前各种综合利用包钢尾矿的提铌工艺,均有不足之处,白云鄂博铌资源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回收利用,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工艺来提取包钢尾矿中的含铌组分,并有效利用其它有价金属成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铌精矿熔盐电解制备铌铁合金的方法,实现铌精矿选择性还原和磁选分离、熔盐电解制备铌铁合金。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铌精矿熔盐电解制备铌铁合金的方法,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a、 铌精矿选择性还原和磁选分离:利用还原剂在800℃~1200℃下还原固态铌精矿粉中的铁氧化物,将还原后的混合物进行粉碎,并利用磁选法进行分离,获得纯铁粉和富铌和稀土混合物;
b、 熔盐电解制备铌铁合金:将富铌和稀土混合物中加入粘结剂进行压块成型,制备成阴极;采用高纯石墨棒作为阳极,在850℃~1250℃下,在熔盐电解质中两电极间施加低于熔盐电解质分解电压,高于氧化铌和氧化铁的分解电压,进行熔盐电解0.5~5小时;
c、 将电解后所得阴极产物取出,用蒸馏水冲洗数次,低温烘干后即得铌铁合金粉末。
所述步骤a中的固体还原剂为碳粉,所述的气体还原剂为CO、H2或CO与H2的混合气体。
通过控制还原剂类型、还原温度、还原时间等参数,控制铌精矿的铁氧化物的还原率,将还原后的铌精矿进行粉碎,并利用磁选法进行分离,使获得的富铌和稀土混合物中铌铁原子比范围为0.1~10。
通过控制富铌和稀土混合物中铌铁原子比,采用熔盐电解的方法,将富铌和稀土混合物中铌元素和铁元素完全电化学还原,获得所需铌含量的铌铁合金。
所述的熔盐电解质为CaCl2或CaCl2与LiCl、NaCl、KCl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所述步骤b中的电解方式为恒压电解,电压范围为0.5V~3.5V;或脉冲电解,峰电压范围为0.5V~3.5V,占空比为0.1~10,脉冲频率为0~1000Hz。
所述步骤c中的铌铁合金粉末中Nb的质量分数为20%~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突出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55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