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淤泥处理打桩船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4196.0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毛宽民;徐有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恒威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19/08 | 分类号: | B63H19/08;E02D7/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淤泥 处理 打桩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淤泥处理打桩船。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水利和水环境治理工程中,每年都会都会有大量的淤泥产生,以江苏省为例,据估计,该省近年来每年的清淤量达到5000万方,太湖底泥因污染严重而需要疏浚的量达到2512-3448万方。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每年的清淤量更达到8000万方。淤泥的处理通常以征用土地堆放为主,以太湖严重污染底泥为例,如果全部疏浚挖出,按填高3米堆放考虑,就需占地8.4-11.5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建设和工农业用地的紧张,土地征用问题已成为制约水利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的主要瓶颈。
为处理淤泥占地问题,实现淤泥就地无害化处理。现有淤泥施工,常用的方法在淤泥中打桩迅速排水。目前,所用的打桩设备无法独立在淤泥中行走,需要多种设备相互配合才能实现移动,而且所用的设备体积大、操作不方便、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灵活、效率高、集行走与打桩于一体的淤泥处理打桩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淤泥处理打桩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船体、行走装置、打桩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对称设置在船体前、后两侧,所述打桩装置设置在船体的末端。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行走装置包括第一伸缩缸、第二伸缩缸、摆臂、摆杆、行走爪,所述摆臂的一端与船体相铰接,另一端与摆杆相铰接,所述第一伸缩缸的一端与摆臂相铰接,另一端与摆杆的上端相铰接,所述第二伸缩缸的两端分别与船体和摆臂相铰接,所述摆杆的下端与行走爪相连接。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淤泥处理打桩船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第一伸缩缸和第二伸缩缸均为液压缸。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液压系统包括变量泵、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O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左侧第一液压缸组、右侧第一液压缸组、左侧第二液压缸组、右侧第二液压缸组,所述变量泵的输入端与油箱连通,变量泵的输出端分别与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和O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P口连通,所述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连通,所述左侧第一液压缸组包括相互并接的两组第一液压缸,所述右侧第一液压缸组包括相互并接的两组第一液压缸,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及分流集流阀与左侧第一液压缸组的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还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及分流集流阀与右侧第一液压缸组的第一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一液压缸的有杆腔与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连通;所述O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T口与油箱连通,所述左侧第二液压缸组包括相互并接的两组第二液压缸,所述右侧第二液压缸组包括相互并接的两组第二液压缸,O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及分流集流阀与左侧第二液压缸组的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O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还通过二位二通电磁换向阀及分流集流阀与右侧第二液压缸组的第二液压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与O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连通。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还与分流集流阀连通,该分流集流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与第一液压缸无杆腔处的分流集流阀连通;O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A口还与第二液压缸无杆腔处的分流集流阀连通,该分流集流阀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二位二通电磁阀与第二液压缸分流集流阀连通。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液压缸的分流集流阀的入油口处设有两个液控单向阀,在Y型机能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B口的回油口处设有液控单向阀。
按上述技术方案,变量泵的进口油路上还可以设有滤油器,在变量泵的出口油路上还设有单向阀、蓄能器和压力表。
按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有杆腔的油路上均设置单向节流阀。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船体为平底船体。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行走爪的下端呈扁平弧形状。
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行走爪上设有加强筋。
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操作灵活、效率高、集行走与打桩于一体,将占地、污染环境的淤泥转化为可以用作道路、堤防或者地基填方等土方工程的填土,既处理了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淤泥,又产生了填方材料,将对围海造陆工程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2、该装置可适应淤泥堆放的各种情况,对于含水率较高或较低的淤泥情况,都能保证船的顺利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恒威重机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恒威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4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支架
- 下一篇:等离子体刻蚀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