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行车导航仪检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3618.2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7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孟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恒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总线 行车 导航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导航仪加工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行车导航仪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和高速读写电子芯片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行车导航仪已不仅仅具备对汽车导航的作用,拥有了丰富的扩展性功能。并且现在的影音导航一体机能将汽车内部的功能性部件状态显示在其显示屏上,使驾驶者拥有更加便捷的操作,更加准确地掌握车体运行中各部件的状态。但是关于影音导航一体机的功能检测需要汽车各个功能模块分别进行响应测试,由于导航仪功能显示较多,这样的检测过程不但操作麻烦,过程冗余,而且效率十分低下,严重阻滞了生产能力的提升。
所以申请人设计一套检测系统,模拟汽车各个功能模块发出各种控制信号以检测导航仪成品的各个功能是否完整有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申请人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研发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行车导航仪检测系统。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行车导航仪检测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CAN总线及设置在所述CAN总线上的若干检测端口,所述信号发生器由触摸屏、屏显控制模块、MCU控制单元、电源管理模块及CAN接口组成,所述CAN接口与高速CAN收发器及低速CAN收发器连接。本装置采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CE6.0,能从底层硬件上支持高速与低速设备运行需求,并且能实现低速CAN收发器和高速CAN收发器一键式切换。
所述高速CAN收发器控制发送点火显示信号、方向盘角度变化信号、倒车雷达显示信号及手刹变化信号,所述低速CAN收发器控制发送空调温度、风力及转向角度变化信号。
本发明采用触摸屏控制信号,设计了友好的UI操作界面,能实现多对象,多功能一体化测试。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工作过程简便了不同模块间繁杂的操作,方便简单快捷,提高测试效率,具有重大的推广意义;
2、本发明能更加准确地对汽车影音导航一体机的功能进行测试,提升汽车影音导航一体机产品的品质,大大降低了汽车影音导航一体机安装到汽车实车后出现故障的几率;
3、本发明在所述CAN总线上设置了若干检测端口,即能通过发送一次信号,同时对多个挂载的待检测成品进行检测,极大提高了检测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挂载检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号发生器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一个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CAN总线的行车导航仪检测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CAN总线及设置在所述CAN总线上的若干检测端口,能通过发送一次信号,同时对多个挂载的待检测成品进行检测。
如图2所示,所述信号发生器由触摸屏、屏显控制模块、MCU控制单元、电源管理模块及CAN接口组成,所述CAN接口与高速CAN收发器及低速CAN收发器连接。所述高速CAN收发器控制发送点火显示信号、方向盘角度变化信号、倒车雷达显示信号及手刹变化信号,所述低速CAN收发器控制发送空调温度、风力及转向角度变化信号。本装置采用的操作系统是windows CE6.0,能从底层硬件上支持高速与低速设备运行需求,并且能实现低速CAN收发器和高速CAN收发器一键式切换。
实际工作时,由触摸屏输入控制信号,选择高速CAN收发器或低速CAN收发器进行功能性检测。本发明还可以选择自动检测,即一键完成全部功能的自动测试,对于需要重检或者单项检测时,可以选择手动测试,即对某项功能单独操作实现单独的功能测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恒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熟恒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6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