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引推送式金银花采摘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93166.8 | 申请日: | 2013-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郭清辉;谢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清辉 |
主分类号: | A01D46/00 | 分类号: | A01D46/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552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引 推送 金银花 采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金银花采摘机,属于农业机械设计领域,特别是一种导引推送式金银花采摘机。
背景技术
金银花又名忍冬,是一种常用的医用中药,因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金银花在花蕾时期的药性最佳,因其花蕾娇嫩且呈针状,极不容易采摘。到目前为止,广大金银花种植户还在延用人工采摘,每个人每天最多采摘不会超过15公斤,而金银花的采集是一个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如不能在花蕾时期及时采摘,晚摘取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十分钟,待花开再采摘时,则极大的降低了金银花的品质,其价格也降至不足两成,对种植户将造成大量的损失。因此,很多种植户为了保证金银花的品质,不得不在金银花蕾期间雇佣大量人力,增加了金银花的种植成本。
为了改善金银花人工采摘不易操作的现状,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20215386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金银花采摘机,这是专利权人在金银花采摘机研制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品,经人工操作试验后发现其存在以下主要缺陷:
①采摘机头密封性不好导致吸风机需要较大功率才能实现吸送;
②金银花的输送采用了抽风负压输送的方式,需要较大功率吸风机才能实现吸送,导致电池耗电量高;
③为满足吸风机工作功率需要配备多组蓄电池,因此蓄电池的成本占整机成本的三分之二,而蓄电池的价格昂贵,一台整机下来成本价格已经在1000元左右,这对于种植金银花的普通农户来说,作为普通农具非常昂贵;并且由于蓄电池重量不轻,增加了操作者的负担,往往在金银花还未装满的时候,操作者就已经不堪重负了,基本丧失实用性。
基于金银花采摘机的上述缺陷,需要对现有采摘机进行变革,彻底减负,降低成本,增强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金银花采摘机重负荷、高成本、低效率、无实用性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导引推送式金银花采摘机,通过采用导引推送式新型结构,彻底解放人工双手,实现了轻松快速采摘,提高了采摘效率,且整机成本极大的下降。
本发明为实现发明目的采用技术方案是,导引推送式金银花采摘机,结构中包括采摘机头、与采摘机头连接的输送通道、与输送通道出料口连通的金银花收集装置、配套电源和管理电路板,所述采摘机头是柔性导引式采摘总成,本机结构中还包括:推送式输送驱动机构,柔性导引式采摘总成设置在输送通道前端、推送式输送驱动机构设置在输送通道前部上端,输送通道的托板与握柄组成本机的手持式机架。
柔性导引式采摘总成结构中包括前端带有进料口的上、下外壳、设置在前端进料口处的导引辊及配套弧型导引板;导引辊的结构中包括辊轴、包覆在辊轴外柱面上的乳胶层,乳胶层上设置按柱面均匀分布的翼翅,导引辊借助轴承定位在采摘总成的上、下外壳之间、翼翅与弧型导引板的圆弧面部分形成接触滑动配合。
本发明的关键是:采用了柔性导引式采摘总成,导引辊借助辊轴外层的软体翼翅及上下外壳上的弧形导引板组成了密封式采摘机头,在采摘机头内形成了密封腔;设置在采摘机头出料口上方,即设置在输送通道进料口前端上方的离心风机向输送通道后方吹风,在采摘机头内形成负压腔,其出风口与输送管道具有一定倾角,并非垂直于或平行于输送通道,采摘机头内的金银花在负压作用下被吸到输送通道内,在金银花到达离心风机出风口处时被离心风机吹出的风沿输送通道后方吹走,进入金银花收集装置。
本发明中的密封导引推送式采摘机,由于采用了负压吸入、强压吹送的方式,与传统完全依靠负压吸送的采摘机相比,吹与送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离心风机所需功率极大降低,进而降低了对蓄电池整体电压的需求,降低了电池成本,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降低了整机成本和负荷,增强了实用性;采用手握式采摘机,方便操作,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中采摘机头与推送式输送驱动机构在输送通道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采摘机头A-A向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设置在输送通道内的弧形引流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采摘机头的同步反向变速机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电源电路的分配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清辉,未经郭清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31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打孔机
- 下一篇:一种茶树菇发酵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