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抗生素为碳源生长的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2849.1 | 申请日: | 2013-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1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奇春;王京文;侯昌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生素 碳源 生长 土壤 微生物 分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抗生素为碳源生长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抗生素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能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保障人类健康中作用巨大。自 Alexander Fleming于1928年发现青霉素(Penicillin)以来,各种天然、合成、半合成的抗生素被大量开发并投入市场。在我国,数据显示我国药物处方中抗生素占70%,与西方国家30%比例相比,反映了我国抗生素滥用情况严重,近年来我国饲用抗生素年平均消费已达6000吨。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许多细菌获得了耐药性,导致抗生素的冶疗效果日益下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抗生素进入环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导致环境中的抗生素浓度升高,从而诱导抗性基因,这些抗性基因具有很高的迁移性和活性,可通过可移动遗传元件,如质粒、转座子、整合子及基因组岛等,在同种甚至于不同种菌株间水平转移,使得抗性基因在环境中广为传播,造成二次污染,而且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抗药性机率高,形成后较稳定,是引起抗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传统对抗性基因的研究采用选择性培养基进行富集培养的方法,分离得到的菌通常称为抗生素耐受菌。研究已经证明了许多细菌能够在极端环境下生长,而且能够降解毒性的物质。因此,环境中必然会有一些菌不仅能对抗生素起耐受作用,而且能以抗生素为碳源进行生长。如果能分离出以上菌,有利于促进国内开展抗生素抗性以及抗性基因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而研制新的抗菌药物,减少抗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参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的以抗生素为碳源生长的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抗生素为碳源生长的土壤微生物的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单一碳源介质:
溶解5 g (NH4)2SO4, 3 g KH2PO4, 0.5 g MgSO4.7H2O, 15 mg EDTA, 4.5 mg ZnSO4.7H2O, 4.5 mg CaCl2.2H2O, 3 mg FeSO4.7H2O, 1 mg MnCl2.4H2O, 1 mg H3BO3, 0.4 mg Na2MoO4.2H2O, 0.3 mg CuSO4. 5H2O, 0.3 mg CoCl2.6H2O 和 0.1 mg KI至900ml蒸馏水中,用0.1mol/L NaOH溶液调pH至6.2~6.4,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得液态单一碳源介质;
2)、制备液体抗性培养基和固体抗性培养基(即,制备单一碳源抗性培养基):
在液态单一碳源介质中加入青霉素直至青霉素的浓度为0.8~1.2g/L,过0.22μm滤膜;得液体抗性培养基;
在500mL的液态单一碳源介质中加入7.5克琼脂后灭菌(为常规的高温高压灭菌,即,121℃、102.9 kPa灭菌20 min),冷却至40~50℃(例如为45℃)后,加入经过0.22μm滤膜的青霉素溶液(例如为青霉素的饱和溶液,去离子水为溶剂)直至所得的液态物中青霉素的浓度为0.8~1.2g/L;所得的液态物冷却后,得固体抗性培养基;
备注说明:将大约15 ml的上述液态物倒入培养皿中,盖好皿盖,轻轻摇动培养皿,使液态物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在桌面上冷凝成平板,得固体抗性培养基;备用;
3)、制备土壤稀释液:
称1g土壤放入盛有49 mL磷酸盐缓冲液(pH7.2,0.01M )的容器中,在摇床上(100~200rpm)振荡20~40min(例如为30min);得菌悬液;
用液体抗性培养基将菌悬液稀释至菌悬液的体积浓度为0.1%的土壤稀释液;
以上操作在超菌台中完成(即,整个步骤3)在超菌台中完成);
4)、倒置培养:
在超菌台上,将土壤稀释液涂布在固体抗性培养基上(备注说明:相对于15 ml的液态物制备而得的固体抗性培养基,土壤稀释液的用量为0.1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28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