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90136.1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明杰;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59 | 分类号: | C09K11/59;C09K11/87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盐 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化学通式为Li2Ca2-xSi2O7:Eux@My;其中,@表示包覆,M为内核,Li2Ca2-xSi2O7:Eux为外壳,M为掺杂金属纳米粒子,选自Ag、Au、Pt、Pd、Cu金属纳米粒子中的至少一种,x为Eu原子取代Ca原子的摩尔数,x的取值范围为0<x≤0.1,y为M与Si的摩尔之比,y的取值范围为0<y≤1×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x的取值范围为0.001≤x≤0.05,y的取值范围为1×10-5≤y≤5×10-3。
3.一种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M的盐溶液、起分散作用的助剂和还原剂混合反应后,制得M纳米粒子胶体溶液;
将M纳米粒子胶体溶液加入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中,进行表面处理,再加入乙醇和氨水,搅拌均匀,接着在搅拌下加入正硅酸乙酯,继续搅拌反应2~6h后,分离干燥得到SiO2@M粉末;其中,乙醇、氨水、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5~40:3~8:1~1.8。
按照Li2Ca2-xSi2O7:Eux@My中各元素化学计量比,称取Li、Ca和Eu各自对应的固体化合物,再称取SiO2@M粉末,研磨混合均匀,将研磨粉体升温至500℃~800℃煅烧2~15h,再于800℃~1300℃的温度下还原处理1~8h,随炉冷却降温至室温,将所得到的样品研磨为粉末,即得到化学通式为Li2Ca2-xSi2O7:Eux@My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
上述步骤中,@表示包覆,M为内核,Li2Ca2-xSi2O7:Eux为外壳,M为掺杂金属纳米粒子,选自Ag、Au、Pt、Pd、Cu金属纳米粒子中的至少一种,x为Eu原子取代Ca原子的摩尔数,x的取值范围为0<x≤0.1,y为M与Si的摩尔之比,y的取值范围为0<y≤1×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的盐溶液的浓度为0.8×10-4mol/L~1×10-2mol/L。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聚乙烯砒咯烷酮、柠檬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硫酸钠或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剂的添加量在最终得到的M纳米粒子胶体溶液中的含量为1×10-4g/mL~5×10-2g/mL。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水合肼、抗坏血酸、柠檬酸钠或硼氢化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还原剂与M的摩尔比为0.5:1~10: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溶液的浓度为0.005~0.1g/mL。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Li、Ca和Eu各自对应的固体化合物为Li、Ca和Eu的氧化物、碳酸盐、草酸盐、乙酸盐或硝酸盐。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处理采用的还原气体为体积比为95:5的N2与H2混合气体、CO、H2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酸盐绿光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x的取值范围为0.001≤x≤0.05,y的取值范围为1×10-5≤y≤5×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901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