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磁力模块的永磁吸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9929.1 | 申请日: | 2013-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千;陈代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岳阳千豪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04 | 分类号: | B66C1/04 |
代理公司: | 岳阳市大正专利事务所 43103 | 代理人: | 龚正初 |
地址: | 414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磁力 模块 永磁 吸吊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吸吊器,特别是一种采用磁力模块的永磁吸吊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永磁吸吊器,有通过棘轮控制单向转动的,传动部分由链条或齿轮组成的,大多数都是通过竖直平面转动磁系以控制吸吊器产生吸力,转换方式存在磁阻大,磁系吸力损失大等缺点,而且这些吸吊器在使用过程中,传动机构对磁系控制能力弱,在多台联吊时同步性差;目前,市面上的永磁吸吊器都无法实现磁力可调的功能,并且对薄板的吸吊能力极差。比如市场上一款YX4型号的永磁吸吊器,其传动结构采用杠杆带动棘轮轴旋转,然后通过棘轮轴上的主动链轮和链条带动磁系旋转,磁系采用横向轴旋转控制磁系转换,该型号产品磁系组合一起时相对于单个磁系的吸吊能力降低很大,磁系转动由链轮链条控制,转动误差大,对磁系限制能力弱;尤其是多台联吊时,磁系转换控制繁琐,同步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磁力模块的永磁吸吊器。
磁力模块是我公司的发明专利,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盖板、旋转轴组件、转盘组件、磁极、上固定壳、下固定壳、磁极用永磁钢和转盘用永磁钢组成;传动轴组件安装在盖板上,其下端伸入盖板内部与转盘固定连接,转盘组件上下两侧与盖板内顶面和磁极顶面均有间隙;转盘用永磁钢为4个部分,均布在转盘组件上;其中2个转盘用永磁钢极性为上N下S,另2个转盘用永磁钢极性为上S下N,且每每相邻的永磁钢极性相反;在转盘下面设有4个磁极,每个磁极与转盘上的转盘用永磁钢相对应;在每个磁极的四周均设有磁极用永磁钢;磁极用永磁钢指向同一磁极的极性相同,使每一个磁极具有固定极性,且相邻磁极极性相反;上下固定壳将磁极、转盘组件、磁钢限位并固定,除旋转轴穿过盖板顶部与盖板通过轴承固定外,其余所有零件都装在盖板内部;转盘组件4个永磁钢分别对应4个磁极,转盘组件永磁钢下部和磁极接触的极性与磁极极性相同时,磁力线向外,磁力模块对外产生磁力,通过外力带动旋转轴转动90度,从而带动转盘组件旋转90度,转盘组件永磁钢下部极性与磁极内部极性相反,磁路在内部形成循环,磁力模块对外不产生磁力。在磁系转换过程中,转盘组件在旋转轴的带动下由一个磁极转到另外一个磁极上,初始状态无磁,转盘磁钢下部极性与磁极极性相反,当转盘转过一定角度与另外一个极性与转盘磁钢下部极性相反的磁极上时,磁路逐渐发生变化直至转盘完全转过90度磁路完全转换,磁力模块对外产生最大吸力和透磁深度;在这个逐渐转换的过程中,磁力模块对外产生的吸力和透磁深度都是逐渐加大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用磁力模块的永磁吸吊器,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多个磁力模块、顶板、机构固定限制模块、传动机构组成;磁力模块为多个,将多个磁力模块排列组合固定在顶板上;通过传动机构同步控制所有磁力模块进行磁路转换,使吸吊器对外产生或消除吸力;机构固定限制模块包括主连接模块限制单元和上下滑动模块限制单元,主连接模块限制单元安装在顶板的两端上,通过销轴和挡板与主连接模块连接,上下滑动模块限制单元固定在顶板的中部,与上下滑动模块的四个方向接触并限制上下滑动模块在竖直方向做上下运动;传动机构由旋转运动转换模块、主连接模块、直线运动转换模块、上下滑动模块组成;旋转运动转换模块一端固定在磁力模块旋转轴上,一端固定在主连接模块上,主连接模块做直线运动时,通过旋转运动转换模块使旋转轴做圆周运动;在主连接模块上安装有直线运动转换模块,直线运动转换模块另外一端连接在上下滑动模块上,通过直线运动转换模块将上下滑动模块在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转换为主连接模块在水平平面的直线运动,通过旋转运动转换模块将主连接模块的直线运动转换为磁力模块旋转轴的旋转运动,使磁力模块在传动机构的控制下进行磁路转换。
旋转运动转换模块主要使用两种结构,分别是双连杆和齿轮齿条组合,采用双连杆时,双连杆自身采用铰接方式连接,双连杆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在主连接模块上,一端固定在磁力模块旋转轴上与旋转轴同步运动;齿轮齿条组合是在磁力模块旋转轴上安装齿轮,在主连接模块上安装齿条,每根齿条与一个旋转轴上的齿轮啮合;这两种结构都可以将主连接模块的直线运动同步转换为旋转轴的旋转运动,直线运动距离与旋转轴旋转角度成正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岳阳千豪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岳阳千豪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9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