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自行车部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7350.1 | 申请日: | 2013-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93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狩山修;中仓正裕;山下高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B62M19/00 | 分类号: | B62M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陈国慧,杨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自行车 部件 系统 | ||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一种液压自行车部件系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液压自行车系统中使用的液压自行车部件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制动系统作为自行车液压系统的示例是公知的。用于自行车的液压制动系统通常具有由液压制动器软管流体地联接到制动卡钳的制动杆。制动卡钳由响应于制动杆的操作而流经液压制动器软管的液压流体液压地控制。具体地,制动杆的操作迫使液压流体经过液压制动器软管到达制动卡钳。液压流体然后使一个或多个活塞运动,从而使制动衬块挤压附接于自行车车轮的轮毂的转子。为了确保液压制动系统或其他液压自行车系统的正确操作,应该去除液压自行车系统中的空气。
发明内容
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液压自行车部件系统,其帮助避免在组装期间空气被捕集在液压自行车系统中。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态,提供了一种液压自行车部件系统,其基本上包括液压部件和第一密封件。所述液压部件具有填充有液压流体的流体路径。所述液压部件构造为联接到液压软管。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为密封所述液压部件的流体路径的端部。
附图说明
现在参考附图,其形成该原始公开的一部分:
图1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盘式制动器组件的侧视图,该盘式制动器组件利用在制动操作机构与制动卡钳之间具有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液压自行车系统;
图2A为在图1中示出的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液压地连接到液压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操作机构和制动卡钳;
图2B为图2A中的圆圈部IIB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图3为在图1中示出的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两端都利用密封材料密封;
图4为在图3中示出的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一端的放大立体图;
图5为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制动操作机构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中制动操作机构的软管附接孔利用密封材料密封;
图6为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制动卡钳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中制动卡钳的软管附接孔利用密封材料密封;
图7为制动操作机构的局部立体图,示出了螺纹管件和管状衬套附接到组装夹具用于组装;
图8为制动操作机构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螺纹管件和管状衬套附接到组装夹具用于组装;
图9为制动操作机构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螺纹管件和管状衬套插入到软管附接部分的组装夹具;
图10为制动操作机构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已经联接到软管附接部分的螺纹管件的端部利用密封材料密封;
图11为制动操作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制动操作机构联接到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
图12为在图3中示出的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其中保护性帽联接到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一端;
图13为在图12中示出的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保护性帽联接到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一端;
图14为在图12中示出的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局部立体图,其中绳线附接到保护性帽;
图15为在图1中示出的制动操作机构的俯视平面图,其中杆止动件联接到制动操作机构;
图16为在图15中示出的制动操作机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杆止动件联接到制动操作机构;
图17为在图15中示出的制动操作机构的侧视图,其中杆止动件联接到制动操作机构;
图18为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制动操作机构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中制动操作机构的软管附接孔利用密封塞密封;
图19为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制动操作机构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中制动操作机构的软管附接孔利用变更的密封塞密封;
图20为利用根据变更示例的液压制动系统的盘式制动器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制动操作机构和制动卡钳的一对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经由液压软管联接器互相联接;
图21为在图20中示出的液压软管联接器的剖视图;
图22为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变更的保护性帽联接到液压制动器软管结构的一端;
图23为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制动操作机构的放大局部剖视图,其中变更的杆止动件联接到制动操作机构;
图24为在图23中示出的变更的杆止动件的立体图;
图25为在图23中示出的变更的杆止动件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7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发光元件、发光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