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的磁性片材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84367.1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9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崔刚龙;柳志满;崔东赫;郑昌烈;安成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7/02 | 分类号: | H01F7/02;H01F1/33;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凤桐;周建秋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电力 输送 装置 磁性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11月27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号10-2012-0135197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参考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电磁诱导能无线输送电力的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的磁性片材。
背景技术
近来进行用于无触点输送电力的系统的研究,为了使用电力对嵌入便携式终端的二次电池等进行充电。
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通常包括输送电力的无触点电力输送机和在其中接受和储存电力的无触点电力接受器。
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使用电磁感应输送和接受电力。因此,每一个无触点电力输送机和无触点电力接受器的内部部分提供有线圈。
由线路部件和线圈部件构成的无触点电力接受器与移动电话盒子或托架形式的额外的附件工具连接,以执行其功能。
描述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的操作原理,由无触点电力输送机的电力供应单元输入外部工业交流电(AC)电力。
通过电力转化单元将输入家用AC电力转化为直流电(DC)电力,再次转化为具有特定频率的AC电压,随后提供给无触点电力输送机。
当将AC电压施用于无触点电力输送机的线圈部件时,线圈部件周围的磁场改变。
当布置与无触点电力输送机相邻的无触点电力接受器的线圈部件的磁场改变时,无触点电力接受器的线圈部件输出电力,以使用电力对二次电池充电。
在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中,磁性片材位于射频(RF)天线和金属电池之间,以增加通讯距离。
所述磁性片材可为用作电磁干扰(EMI)防范措施、热辐射防范措施等的高磁性渗透性铁素体片材,用于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然而,铁素体片材可具有相对低的弹性模量,使得在其中向其施用冲击或机械应力的情况下,出现裂纹或发生铁素体粉末落下。
在其中由于冲击或机械应力在铁素体片材中出现裂纹或发生铁素体粉末落下的情况下,磁性特性减弱,磁性渗透性降低,并且EMI减少特性劣化。
通常为了在产品中使用铁素体片材,铁素体片材应具有高磁性渗透性,使得其可重复粘附于或从平面、弯曲面或不平的表面分层,而不引起铁素体电力下降。
根据相关的技术,按照下述制造柔性铁素体基材:在烧结之前使铁素体片材具有至少一个连续的U型或V型槽,以及在烧结铁素体片材之后,在粘合剂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之间层压铁素体基材。在其中如上所述仅使用铁素体片材制造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的情况下,与通过电线输送电力的情况相比,效率较低。
因此,为了使无触点电力接受器商业化,需要开发具有相应于电线电力输送装置的70%或更高的效率的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
此外,可能存在当在无触点电力接受器中接受电力时,产生的热量转移至电池或电子设备的问题。
结果是,在电池或电子设备中可产生因热量而产生的破坏。因此,需要能防止在接受电力时产生的热量转移至电池或电子设备的无触点电力接受器。
以下相关的技术文件公开了由含有铁素体和聚合物的混合物形成的防止电磁波的片材,但是未公开以下公开的铁素体片材和金属片材的双重结构。
[相关的技术文件]
韩国专利公布公开号2009-003465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性片材以及包括所述磁性片材的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其中,通过使用粘合剂膜,使铁素体片材与包括聚合物树脂和金属粉末的金属片材彼此粘附,以提高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的效率和热辐射特性,并且确保无触点电力输送装置的柔韧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性片材,该磁性片材包括:铁素体片材;金属片材,该金属片材形成在所述铁素体片材上,以在所述铁素体片材变形时使得铁素体片材是柔韧的,并且包括聚合物树脂和金属粉末;以及粘合剂膜,该粘合剂膜插入所述铁素体片材和所述金属片材之间。
所述铁素体片材可由NiZnCu或MnZn形成。
所述金属粉末可包括选自由铁、铝、硅、钴和锌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金属粉末可包括铁硅铝磁合金(sendust)(Fe-Si-Al合金)-基粉末、坡莫合金(permalloy)-基粉末和非晶态(amorphous)-基粉末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聚合物树脂可包括选自由氯化聚乙烯、聚丙烯、天然橡胶、丁腈橡胶、聚氯乙烯以及聚酰亚胺基的树脂和聚酯基的树脂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磁性片材的厚度可为0.1-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4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