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3681.8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0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罗嗣骥;刘其青;陈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陈国荣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唐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持续 性能 测试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方法和系统,其对计算机软件产品的性能进行持续监控和持续改进。
背景技术
在产品的性能优化阶段,需要对产品性能进行测试。在现有的测试过程中,一般是根据产品需求、行业规范、经验来设定该产品的性能指标,例如业务运行时长、内存占用等,然后通过人为操作来对每一项待测指标进行测定,并记录各项测试结果,以对产品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支持数据。而实际上,即使是不同的测试环境的稍许差别,都会带来潜在的对测试结果的难以量化的影响,即使是同样的测试环境,随着时间的变化,其本身的测试条件也会发生难以预计的漂移,而人为操作和记录容易错漏并且十分耗时,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中,同一测试环境较难再现,人为操作效率低且容易出错,难以客观、准确、高效地评估产品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方法和系统,其用于计算机软件产品的性能优化阶段,对软件产品的性能进行持续监控和持续改进,本发明带来的益处是,实现了在软件产品测试过程中的性能测试自动化,以及解决了软件产品性能难以评估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等待执行请求;
步骤S101,收到执行请求,执行操作系统恢复,以恢复到设备操作系统的初始化状态;
步骤S102,链接到指定网络站点下载被测软件产品,并启动系统性能监控;
步骤S103,执行被测产品的业务功能;
步骤S104,关闭系统性能监控,并将监控记录产生的被测产品的当前性能数据保存;
步骤S105,判断当前性能数据是否超过预设的性能阀值,如果超过,则跳到下一步骤,否则跳到步骤S107;
步骤S106,记录判断结果,转到步骤End;
步骤S107,在已保存的性能数据中,查找设定为最优的性能数据,如果未找到,则将当前性能数据设定为最优,并转到步骤End,否则继续下一步骤;
步骤S108,将查找到的最优性能数据与当前性能数据进行比较,如果当前性能数据更优,则把当前性能数据设定为最优,并转到步骤End,否则继续下一步骤;
步骤S109,报告给用户处理,并等待用户反馈;
步骤S110,根据用户反馈,决定是否将当前性能数据设定为最优,并记录设定的原因;
步骤End,报告结果,转到步骤S100。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方法,其还包括一初始化过程。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方法,所述初始化过程包括:准备一干净设备,保存所述设备的操作系统的初始状态,以使每次执行使用的是同一测试环境;根据产品需求、行业规范和经验,设定被测产品的性能阀值。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方法,所述操作系统为一克隆的系统镜像。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方法,所述性能阀值包括业务运行时长、CPU平均占用率、内存占用最大值、内存平均占用率。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持续性能测试的系统,其用于对软件产品性能的持续监控和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性能自动化测试模块、性能比较模块、用户交互模块,其中,
所述性能自动化测试模块用于响应产品提交、构建运行环境、执行和记录性能数据;所述性能比较模块用于性能择优并包含有性能阀值,所述用户交互模块用于向用户报告性能数据、人工设定性能数据,其中,
所述性能自动化测试模块相继执行以下功能:等待执行请求;收到执行请求,执行系统恢复,以恢复到设备系统的初始化状态;链接到指定网络站点下载被测软件产品,并启动系统性能监控;执行被测产品的业务功能;关闭系统性能监控,并将监控记录产生的被测产品的当前性能数据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6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