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重载可回转供电轨道转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3127.X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29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钱烽;唐荣联;王禾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5G35/00 | 分类号: | B65G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9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重载 回转 供电 轨道 转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厂车间内重载物流领域,涉及一种重载可回转供电轨道转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工厂车间的规模越来越大,动辄几万平米,甚至十万平米的联合车间都很普遍,这种大型车间内的物流纵横交错,电动台车的轨道呈互相交叉式安装铺设,电动台车需由一条轨道转到另一条相交叉的垂直轨道运行,此时需要用到地坑转盘以变换轨道,行业内目前普遍采取的转向设备是轨道回转转盘,电动台车承载工件后开上转盘,然后转盘根据需要正负90°回转切换轨道,到位后电动台车开下转盘进入另外一条垂直轨道。
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轨道转盘为中心回转支撑的结构,即支撑梁仅与转盘中心轴配合作用,再无其他承重结构,因此在使用中暴露出以下问题:①刚性不足,对于承受额定载荷达25吨的设备来说仅采用中心回转支撑的结构是不够的,当转盘上的台车满载25吨的工件开上转盘的时候,转盘边缘承受较大的倾覆力矩,容易造成台车运行不平稳;②中心轴及相应的轴承承受较大的弯矩载荷,受力状况较恶劣,轴颈磨损较大,容易损坏轴承;③现有的转盘设备转动90°到位后采用机械死挡或利用油缸活塞顶缸停止的方式实现定位,出现受力变形或发生松动的情况下,会产生定位不准确的现象,造成对轨不正,电动台车上下转盘轨道的时候会产生卡滞和冲击,同时这些定位方式不方便调整,土建轨道施工多少会产生误差,固定的定位方式会给调试和维护带来不便;④台车开上转盘设备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开过或未完全开上转盘的情况,而此时按动转盘旋转按钮,会出现台车与地面碰撞偏移,出现严重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运行平稳,便于维护检修的新型重载可回转供电轨道转盘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新型重载可回转供电轨道转盘装置,包括机架结构和动力驱动系统;所述机架结构包括主骨架、与主骨架几何中心固定连接的中心轴、安装在主骨架上平面的轨道组件,至少三个安装在主骨架下平面的辊轮组和铺设在地坑内用于辊轮组回转运行的平面轨道。
进一步,所述主骨架包括相互平行且对称的主梁Ⅰ和主梁Ⅱ,所述主梁Ⅰ和主梁Ⅱ之间设有至少四根用于连接主梁Ⅰ和主梁Ⅱ并起稳定作用的稳定梁,所述稳定梁相互平行且垂直于主梁Ⅰ和主梁Ⅱ。
进一步,所述机架结构还包括辅助架;所述辅助架包括辅助梁Ⅰ、辅助梁Ⅱ,所述辅助梁Ⅰ一端水平固定在主梁Ⅰ上,所述辅助梁Ⅱ一端水平固定在主梁Ⅱ上;所述辅助架还包括将辅助梁Ⅰ的自由端分别与主梁Ⅰ两端相连以及将辅助梁Ⅱ的自由端分别与主梁Ⅱ两端相连的拉杆。
进一步,所述辊轮组为高强度窄面辊轮组,且辊轮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骨架下的承重辊轮组和设置在所述辅助架下的辅助辊轮组,所述承重辊轮组为四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梁Ⅰ和主梁Ⅱ的两端,所述辅助辊轮组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辅助梁Ⅰ和辅助梁Ⅱ的自由端。
进一步,所述机架结构还包括直径不小于主梁Ⅰ和主梁Ⅱ对角线长度的圆形台面,所述台面固定设置在主骨架上平面并与地面相平,所述台面上与主梁Ⅰ和主梁Ⅱ对应处设有两条用于给轨道组件让位的通槽。
进一步,所述通槽两侧处还设有隔离挡板。
进一步,所述轨道组件为绝缘轨道组件,包括竖架两侧均进行了绝缘处理的重轨,所述重轨的竖架上间隔设有用于连接供电系统的补偿铜排,所述重轨底面设有绝缘橡胶板,轨底两支座上还紧固有绝缘压板。
进一步,所述动力驱动系统包括用于向轨道组件提供运行动力的轨道供电系统和用于向机架结构提供动力的液压系统;所述轨道供电系统包括用于向轨道组件提供电源的配电柜和用于电源传输的轨道电缆。
进一步,还包括检测控制系统;所述检测控制系统包括:固定设置在地坑内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系统的电磁阀、固定设置在台车外侧的隔离挡板上用于检测台车在轨道上运行位置的智能感应测头、垂直设置在地坑内平面轨道上用于检测机架结构转动位置的发讯装置、固定设置在中心轴上用于检测台车对正位置的到位传感器和接收各种的检测信号并向电磁阀发出调节信号的PLC控制器;所述检测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地坑入口处用于锁定转盘装置的转盘安全控制盒。
进一步,所述发讯装置包括两个用于定位检测机架结构是否准确到位的终点传感器,两个用于定位检测机架结构是否到达减速位置的减速传感器,所述两个终点传感器分别设置在轨道组件的中心线及垂直中心线上,所述两个减速传感器设置在两终点传感器之间并分别靠近终点传感器,所述终点传感器、减速传感器和到位传感器均为无接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未经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31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G 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
B65G35-00 其他类不包含的机械输送机
B65G35-02 . 包含有配置成使圆柱形物件在支承表面上滚动的环形牵引元件,如牵引带
B65G35-04 . 包含有挠性载荷运载体,如输送带的,此挠性载荷运载体在一端卷紧而在另一端放松
B65G35-06 . 包含有沿一通路,如封闭通路移动的荷载运载体,并且此运载体适合于与沿通路间隔配置的一系列牵引元件中的任何一个啮合
B65G35-08 . 包含有可在通路,如封闭通路内移动的互不连接的载荷运载体系列,如许多皮带区段,这些载体适合于相互接触并由配置成使每个载荷运载体依次啮合的装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