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艾灸保健和艾灸治疗的器械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2035.X | 申请日: | 2013-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2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房敏;程艳彬;陈云飞;刘臻;朱清广;姚斐;蒋诗超;张昊;包春辉;艾健;张仲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4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艾灸 保健 治疗 器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艾灸保健和艾灸治疗的器械。
背景技术
艾灸治疗是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它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可以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能够达到保健、益寿延年的目的,又称为保健灸。用于艾灸的主要原料是艾条、艾绒等,艾条通常是放置于艾灸器具中,点燃后在特定穴位上施灸。目前常用的艾灸器具包括:(1)艾罐,通常为铜质或木质,体积较小,罐身有多个通气孔,将艾条放置在灸具内,点燃后放于体穴处,通常需要用手扶持保持稳定及调节温度;(2)灸盒,通常为木质,体积较大,盒身有多个通气孔,可同时放置多根艾条,施灸面积较大,但需要人为定时调整温度;(3)灸棒,通常为铜质棒状结构,点燃艾条后置于棒内,棒体前端套有隔热绒布套,在体穴处滚动施灸;(4)立式艾灸器,为立式艾灸装置,通常由底座、高度调节装置、转向装置、灸器头等组成,结构复杂,可调节方向和高度,无需人为扶持;(5)随身灸,通常为金属质,体积小巧,结构简单,便于携带和固定。
比较现有的施灸技术,可以发现现有的艾灸器具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多只能水平放置,施灸部位局限;(2)需用手扶持以维持施灸,且需连续换艾,耗费人力;(3)安全性较差,易使患者产生精神压力,甚至发生烫伤;(4)温度调节可控性差,一般需通过调整灸具与人体的距离进行控温,且通气孔设置不合理,热量散失严重;(5)施灸方式局限,一般仅限于艾条间接灸法;(6)体积较大,不便携带。
针对上述缺陷,目前也有较多改进的艾灸器具,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0720083457.9,公告日2008年3月5日,公开了一种中医治疗、保健用具——一种艾灸器,包括由顶板及侧板组成的下边开口的盒体以及固定在盒体内的丝网,所述固定在盒体内的丝网是透热托灰网,盒体的顶板上开有1~3个用于夹持艾条的夹药口,该夹药口上固定有一带内螺纹的圆管形金属圈或塑料圈,艾灸器盒体侧板上部开有出灰口或出气孔,透热托灰网的下方固定有一限位网。所述的盒体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或六边形、纵截面为梯形或长方形。使用该艾灸器可以比较准确的对正治疗的穴位,有效地调节灸炙的温度,并可完全避免燃艾在灸炙过程中烫伤皮肤,因此该艾灸器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温度调节可控性差、艾条燃烧的灰烬容易烫伤皮肤的问题,但是其是通过直接旋转艾条调节温度,存在拧断艾条的可能,同时仍然只可水平放置,施灸部位有限,且只能用于艾条艾灸,而不能用于艾绒艾灸。
因此亟需一种不仅温度调节可控性强、安全性好,还便于操作、可采用多种方式施灸、体积小巧、便于携带固定的艾灸器具,为艾灸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但是目前关于这类艾灸器具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艾灸保健和艾灸治疗的器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艾灸保健和艾灸治疗的器械,设有带外罐顶盖和外罐底盖的外罐,所述的外罐包括彼此能分离和接合的外罐上部分和外罐下部分;所述的外罐顶盖上设有排烟孔和内壁带内螺纹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螺纹连接一根中空圆柱状的顶管;所述的外罐底盖上设有热辐射底孔,所述的外罐下部分壁上设有进气孔。
所述的顶管的内壁上设有固定片。
所述的器械还设有顶端开放的内罐,且所述的内罐设有与顶管的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内罐设有内罐底盖,所述的内罐底盖上设有透气孔。
所述的透气孔的孔径为:0.1~0.3cm。
所述的外罐下部分内部设有水平放置的防护网。
所述的防护网的孔径为:0.01~0.1cm。
所述的外罐下部分下端设有底绊,所述的底绊上设有固定带。
所述的器械还包括灭灸管。
所述的灭灸管的直径为1.9cm。
本发明优点在于:
1、顶盖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螺纹连接顶管,因此可通过旋转顶管调节艾条燃端或内罐距离皮肤的高度,实现温度的微调,便于操作;
2、所述的顶管内部设有固定片,可有效固定艾条,防止其脱落,提高安全性;
3、所述的外罐设有可分离和接合的外罐上部分和外罐下部分,方便去灰,同时设有内罐,还可用于艾绒艾灸,且内罐底盖的透气孔细密,便于热力直达体表,减少其在外罐内扩散,提高艾灸效果;
4、设有用于专门放置灸材的灸舱结构,灸材不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隔物灸过程中因灸材受热后温度过高对皮肤造成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未经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20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