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艇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81523.9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绪鸿贤;绪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绪鸿贤;绪冰 |
主分类号: | B63H21/175 | 分类号: | B63H21/175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上交通工具,是一种涉及装载汽车并利用汽车动力航行的汽车艇。
背景技术
几年前,“CCTV10科教”频道报导:美国人集中了70名工程师,历时7年,耗资7亿美元将汽车直接驶往水中的消息。2011年该频道也播放过日本人将乘载小朋友的公共汽车驶往河中航行的画面。这两则讯息都来自于科技先进的美、日。
汽车发动机排放物污染大气所形成的公害,世界各国采取了许多对策,欧美日等国家还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如严格的“欧5”排放标准等,我国也制定了“GB18352.3-2005”、“GB17691-2005”等法规与之接轨,以控制由此形成的公害。既然有了控制法规,为什么还要为汽车另谋出路,把汽车驱赶到水中去遭罪呢?
这还得从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及相关特性说起。
图11是三组发动机外特性曲线,摘自《汽车构造》,吉林大学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其中横坐标:发动机曲轴转速n(γ/min);纵坐标:Ttq为有效转矩(N·m);Pe为有效功率(kW);
;
be为燃油消耗率[g/(kW·h)];
即:发动机每发出1 kW有效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以g为单位),
;
式中B为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油量(kg/h)。
如图11所示,发动机最小燃油消耗率的相应转速为n5,n5为经济油耗转速,它的数值是介于最大有效转矩时的转速和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之间,也就是经济转速;小于n5,发动机燃油燃烧不良,油耗增加,排放超标;大于n5,油耗增加,充气量降低,Ttq减小,排放也超标。
大城市内驾车,在较短的里程内,就要堵塞好几次,经济转速n5瞬间即逝,发动机不是在燃烧不良就是在充气量不足、油耗增加、排放超标的状态下作功的。
据此,本案设计只是为上述两则试验的汽车套一双涉水的“鞋”,该“鞋”就是两艘单体船用甲板连在一起的双体船。为减少航行阻力,船体首先要设计成双曲面流线型;其次涉水面积要少;再次是涉水面与水载体间的摩擦系数要小。
遵循此原理的本案设计,比汽车直接驶往水中的航行阻力要小得多。所以说,在泊船码头间,或在较长的浬程内,能长时间在经济转速n5下作功的本案汽车艇燃油油耗,比在大城市内行驶同样距离的汽车的燃油油耗要小得多;发动机排放物所形成的公害也能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积极效果就会彰显出来。
本案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汽车艇是汽车与不设动力装置的空壳船体合二为一的双体船。
将汽车驶上双体船甲板上的四对支承轮上,每对支承轮由双式轮胎总成与支架组成。
发动机功率由汽车驱动轮传递给支承轮,通过十字轴式万向节传至螺旋桨,使之旋转作功,推船航行。
方向盘右转,右面的螺旋桨反转,拉右单体船后退,左面的螺旋桨顺转不变,推左单体船朝前,双体船在双螺旋桨左推右拉的转矩作用下朝右转弯。
反之,方向盘左转,双体船朝左转弯。
本发明的汽车艇转向原理与“ZL201120248874.0”同。
方向盘有自行回正功能,使汽车朝前直驶,双体船亦随之回正至直航状态。
扳动倒车手柄,双螺旋桨同时倒车,双体船直线后退。
汽车一般是前桥转向。
如上所述,甲板上前面的两对(共四组双式轮胎总成)支承轮,在闭路油液作用下,使船朝右或朝左转弯。
汽车是转向驱动桥的,则前桥前支承轮传递功率至螺旋桨,如本发明所述。
汽车是后桥驱动桥的,则后桥前支承轮传递功率至螺旋桨,传动装置及液电系统需另行配置。
汽车是独立悬架越野车的,则前桥、后桥的两对共四组前支承轮传递功率至螺旋桨,传递装置及液电系统需另行配置。
汽车是集装箱拖挂车的,按前桥转向,后桥驱动,拖挂车仍与汽车一体承载于双体船上。船体、甲板、支承轮、传动装置、液电系统等均需另行设计配置。
船航行至码头,先按遥控器“桨停”键,螺旋桨停转;再按“离船”键,汽车驶离船体上岸。
一种汽车艇,包括汽车,还包括不设动力装置的空壳船体(1000),汽车(1600)与空壳船体(1000)合二为一组成双体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绪鸿贤;绪冰,未经绪鸿贤;绪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15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自动充电系统及其电动汽车
- 下一篇:一种热压机的全自动上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