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增压式带油箱电动液压缸及其增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0779.8 | 申请日: | 2013-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5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范淑琴;赵升吨;李靖祥;赵永强;徐凡;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5/08 | 分类号: | F15B15/08;F15B3/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伺服 增压 油箱 电动 液压缸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增压式带油箱电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伺服电动机(1)以及电机转轴上连接的电机减速器(2),电机减速器(2)的输出轴上连接一个小带轮(3),小带轮(3)通过齿形带(4)连接一个大带轮(5),大带轮(5)通过两个大圆螺母(6)与滚珠丝杠(7)联结为一体,大带轮(5)带动滚珠丝杠(7)一起旋转,滚珠丝杠(7)上装有滚珠丝杠螺母(10),滚珠丝杠螺母(10)与第一层活塞(11)径向配合联结为一体,第一层活塞(11)与缸体(16)上端面之间构成A腔(9),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与滚珠丝杠(7)之间构成B腔(14),第一层活塞(11)下方的缸体(16)上加工有小活塞腔(15),小活塞腔(15)所在缸体与第一层活塞(11)之间构成C腔(12),小活塞腔(15)下方有第二层活塞(18),第二层活塞(18)的活塞杆能够穿过缸底(31)在液压缸工作时对外施力,第二层活塞(18)的面积大于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面积,第二层活塞(18)与小活塞腔(15)所在缸体之间为D腔(17),D腔(17)为高压油腔,第二层活塞(18)与缸底(31)之间的空间为E腔(19),液压缸工作时A腔(9)、B腔(14)、C腔(12)、D腔(17)、E腔(19)以及小活塞腔(15)内均充满了液压油;
在E腔(19)与A腔(9)之间连接有液压管路(13),液压缸活塞快速下行和慢速增压阶段E腔(19)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13)流入A腔(9)和B腔(14),液压缸活塞回程阶段A腔(9)和B腔(14)中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13)流入E腔(19)里;
在缸体(16)的下方装有第一背压阀(20),第一背压阀(20)两端分别连接E腔(19)和油箱(21),在液压缸活塞回程阶段,第一背压阀(20)开启,E腔(19)内所容纳不了的液压油通过第一背压阀(20)流入到油箱(21),油箱(21)是固定在缸体(16)内的,在缸体(16)的中部装有第二背压阀(22)和第一单向阀(23),第二背压阀(22)两端分别连接C腔(12)和油箱(21),在液压缸慢速增压阶段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堵住了小活塞腔(15),第一层活塞(11)下行时,第二背压阀(22)开启,C腔(12)的液压油通过第二背压阀(22)流入油箱(21),第一单向阀(23)两端也分别连接C腔(12)和油箱(21),在液压缸活塞回程时,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开始上行直到离开小活塞腔(15)的行程中,第一单向阀(23)开启,油箱(21)通过第一单向阀(23)给C腔(12)补充液压油;在缸体(16)的上部装有第二单向阀(24),第二单向阀(24)的两端分别连接A腔(9)和油箱(21),在液压缸活塞快速下行阶段A腔(9)内油压不足降低时,第二单向阀(24)开启,油箱(21)给A腔(9)补充液压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增压式带油箱电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去掉小带轮(3)、齿形带(4)、大带轮(5),电机减速器(2)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28)与滚珠丝杠(7)联结,工作时交流伺服电机(1)通过电机减速器(2)、联轴器(28)直接驱动滚珠丝杠(7)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增压式带油箱电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为了提高液压缸的承载能力,将滚珠丝杠(7)和滚珠丝杠螺母(10)分别用行星滚柱丝杠(25)、行星滚柱丝杠螺母(26)替换,行星滚柱丝杠螺母(26)通过滚柱(27)与行星滚柱丝杠(25)径向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增压式带油箱电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层活塞(18)的活塞杆的输出端安装位移传感器,以及在高压油腔D腔(17)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即可方便地通过对交流伺服电动机(1)的控制来实现位移、输出力的闭环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流伺服直驱增压式带油箱电动液压缸的增压方法,其特征在于,液压缸活塞快速下行阶段,交流伺服电动机(1)正转,通过小带轮(3)、齿形带(4)和大带轮(5)带动滚珠丝杠(7)旋转,滚珠丝杠(7)带动其上的滚珠丝杠螺母(10)下行,进而推动第一层活塞(11)下行,推动C腔(12)的液压油流向D腔(17),从而推动第二层活塞(18)以与第一层活塞(11)相同的速度快速下行,此时,E腔(19)内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13)排出到A腔(9)和B腔(14),当E腔(19)流入到A腔(9)的液压油不能满足A腔(9)的需要,即A腔(9)内油压不足时,第二单向阀(24)开启,油箱(21)的液压油流向A腔(9),给A腔(9)补油;液压缸慢速增压阶段,此时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刚进入小活塞腔(15),堵住了C腔(12)和D腔(17)之间的通路,C腔(12)和D腔(17)之间的液压油不再相互流通,当第一层活塞(11)继续下行时,C腔(12)的液压油通过第二背压阀(22)流入油箱(21),小活塞腔(15)内的液压油流向D腔(17),由于第二层活塞(18)的面积大于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面积,具有很大的增压比,因而D腔(17)为高压油腔,从而实现了增力,E腔(19)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13)也流回A腔(9)和B腔(14)中,A腔(9)内油压不足时,第二单向阀(24)开启,油箱(21)的液压油流向A腔(9),给A腔(9)补油,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下行至填满小活塞腔(15)时,第二层活塞(18)到达液压缸底(31)达到最大行程,液压缸工作结束;液压缸活塞上行回程阶段,交流伺服电动机(1)反转,滚珠丝杠(7)转动使滚珠丝杠螺母(10)上行,滚珠丝杠螺母(10)带动第一层活塞(11)上行,A腔(9)和B腔(14)的体积减小,其中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13)流入E腔(19)里,E腔(19)内所容纳不了的液压油则通过第一背压阀(20)流入到油箱(21),其中第一背压阀(20)的开启压力大于活塞的回程阻力,在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开始上行直到离开小活塞腔(15)的行程中,第一单向阀(23)开启,油箱(21)通过第一单向阀(23)给C腔(12)充液压油,当第一层活塞(11)的活塞杆完全离开小活塞腔(15)时,C腔(12)和D腔(17)连通,D腔(17)的液压油流入C腔(12),C腔(12)内压力增大,第一单向阀(23)关闭,油箱(21)不再给C腔(12)充油,继续上行时E腔(19)继续从A腔(9)吸油,E腔(19)的液压油继续推动第二层活塞(18)上行,直到其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7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圆齿轮换刀机械手装置
- 下一篇:原油含砂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