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及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0400.3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8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凤启;孔凡昌;付志亮;李学鹏;张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3/02 | 分类号: | B61D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063035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车 列车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及列车。
背景技术
目前,列车上的车门与站台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和高度差别,为防止乘客上下车脚踏空而跌落受伤,在列车门口设置有供乘客上下车用的踏板。
现有技术中,为节省空间,供乘客上下车用的踏板一般设置为可收敛的,踏板采用直升式或翻转式进行收敛,其中直升式脚踏板只适应于矩形车体,对于鼓型车体,车体下侧呈弧线形向内收缩,这种脚蹬离车门外表面有一定距离,采用直升式脚蹬乘客上下车身体须向车外倾斜,很不方便;而对于翻转式踏板,目前,考虑到如果采用多级踏板则需要驱动多个踏板进行翻转,其结构较为复杂,且包括驱动装置在内的结构占用较大的空间,尤其是采用电控气动的方式驱动,空气减压装置、启动装置及传动装置均占用较大的空间。因此,现有的踏板一般设置为一级踏板,即具有一个台阶供乘客上下车,但是,如果列车门口的地面与站台之间具有较大的高度差,采用一级踏板上下车影响乘客上下车的舒适性,且容易踩空摔伤,不能满足乘客上下车的需求。
综上,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能适应于鼓型车体,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多级踏板供乘客上下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及列车,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缺少能适应于鼓型车体,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多级踏板供乘客上下车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包括:
两个安装支座,用于与车体固定连接;
一体设置的多级踏板,所述多级踏板包括至少两级台阶,所述多级踏板上固定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两端转动安装在所述两个安装支座上;
电机,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以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而带动多级踏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
下放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多级踏板与所述安装支座之间,以在所述多级踏板翻转下放至第一位置时进行定位;
收起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多级踏板与所述安装支座之间,以在所述多级踏板翻转收起至第二位置时进行定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列车,包括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车用列车踏板,所述上下车用列车踏板设置在所述列车的门口车体下部。
本发明提供的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及列车,通过设置翻转式的、一体设置的多级踏板,可解决站台与车辆内部地板面之间高度差较大,乘客上下车不方便的问题,而且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适应于鼓型车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在放到位时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在放到位时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分离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车用列车踏板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车用列车踏板中多级踏板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包括电机3、两个安装支座2及一体设置的多级踏板1,两个安装支座2用于与列车车体固定连接,以将该上下车用列车踏板固定在车体上;多级踏板1包括至少两级台阶,多级踏板1上固定有转动轴11,转动轴11的两端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安装支座2上;电机3与转动轴11连接,以驱动转动轴11转动而带动多级踏板1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翻转,第一位置为乘客上下车时该多级踏板1下放后所固定的位置,第二位置为该多级踏板1翻转收起后所固定的位置;如图2及图5所示,该上下车用列车踏板还包括有下放定位装置4及收起定位装置5,下放定位装置4设置在多级踏板1与安装支座2之间,以在多级踏板1翻转下放至第一位置时进行定位;收起定位装置5设置在多级踏板1与安装支座2之间,以在多级踏板1翻转收起至第二位置时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安装支座2可具体包括安装板21及与安装板21连接的支板22,并在安装板21及支板22之间设置有加强筋,安装板21上各开设有四个通孔,安装支座2通过安装板21用螺栓与列车车体连接,支板22用于安装多级踏板1、下放定位装置4及收起定位装置5等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配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数控冲压机床模内自动排废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