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膀胱充盈状态测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80219.2 | 申请日: | 201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0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启方;任卓翔;陈岚;徐小宇;吕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膀胱 充盈 状态 测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膀胱充盈状态测定系统。
背景技术
膀胱是人类泌尿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具有很强的伸缩能力。随着膀胱储尿量的增加,膀胱体积膨胀,膀胱壁随之变薄,同时膀胱内液压升高。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正常人通过神经反射控制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完成排尿。然而一些脑部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中风、脑肿瘤等)往往会造成大脑皮层损伤,从而使神经系统失去原有的排尿反射功能,这种脑部疾病的并发症被称为神经性尿失禁。对于神经性尿失禁患者,在针对原发病灶治疗效果不佳时,患者只能通过使用接尿袋或尿垫收集尿液,从而给患者的造成巨大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同时给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工作造成压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过测定膀胱体充盈过程中的体征参数(如膀胱容积)变化来判断膀胱充盈状态,并指导、协助患者及时排尿的便携式电子系统有望改善神经性尿失禁患者的日常生活状态,缓解医院、社区、家庭的医护压力。
现有判断膀胱充盈状态一般是采用超声测定法,其中,超声测定方法可分为B型超声影像法、超声断层扫描计算法、以及A型超声反射方法等,但是相应设备体积较大,不具备便携性和实时性。
一些研究试图缩小超声测定设备的体积以提高其便携性,例如基于膀胱前后壁间距测定的膀胱充盈状态的可穿戴式测定装置,但是这些测定装置的准确度和重复性较易受患者运动状态、身体姿态的改变以及膀胱所受外力挤压等因素的影响,测定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膀胱充盈状态测定系统,以解决在现有的膀胱充盈状态测定装置测定效果不佳的问题。
该膀胱充盈状态测定系统包括:
光学探头,所述光学探头用于设置在膀胱壁内,发射探测光线并接收经膀胱壁散射后的探测光线,并发送接收到的探测光线的光强信息;
信号处理器,所述信号处理器设置在体内或是体外,用于接收所述光强信息,并根据所述光强信息以及预先设置的膀胱充盈状态与光强信息的对应关系,获得膀胱充盈状态信息。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光学探头用于设置在所述膀胱壁的肌肉层内,或设置在外层膜与肌肉层之间。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光学探头包括:
基板;
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膀胱壁内膜层一侧表面上的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发射探测光线;
设置在所述基板朝向膀胱壁内膜层一侧表面上的一个或多个感光传感器,用于接收经膀胱壁散射后的探测光线,且所述感光传感器与膀胱壁内膜层的距离和所述光源与膀胱壁内膜层的距离基本相等;
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上的电源端口,所述电源端口与所述光源和感光传感器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上的地线端口,所述地线端口与所述光源电连接;
设置在所述基板表面上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感光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多个感光传感器均匀分布在以所述光源为圆心的圆弧上。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所述信号处理器包括:
第一存储器,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预先设置的膀胱充盈状态与光强信息的对应关系信息;
信息提取器,所述信息提取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存储器,用于根据所述光强信息以及预先设置的膀胱充盈状态与光强信息的对应关系提取与所述光强信息相对应的膀胱充盈状态信息。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该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光学探头与所述信号处理器通信线路之间的模数转换电路,用于接收所述光强信息的模拟信号,并将所述光强信息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该系统还包括:
用于置于体内的信号发射天线,所述信号发射天线位于所述光学探头向体外通信的线路末端,用于将所述光强信息或所述光强信息经过相应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体外;
用于置于体外的信号接收天线,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天线发送的数据。
其中,所述光强信息经过相应处理后的数据为所述光强信息经过所述信号处理器处理后得到的膀胱充盈状态的数据。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该系统还包括:
信息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光强信息或所述光强信息经过相应处理后的数据,以便数据提取用。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该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光学探头相连的电源,用于为所述光学探头供电。
优选的,上述系统中,该系统还包括:
设置在体外的无接触能量透体传输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80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热性能优良的LED灯珠
- 下一篇:一种密封地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