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G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9281.X | 申请日: | 2013-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3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高克祥;刘晓光;赵影;何邦令;王庆华;张修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00;A01P3/0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治 辣椒 疫病 菌株 g1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治辣椒疫病的生防菌株G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辣椒疫病是由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一种卵菌病害。疫霉菌隶属卵菌门、霜霉目、腐霉科、疫霉属。疫霉菌在土壤中存活不是以一种形态,而是以不同形态即菌丝体、孢子囊、厚垣孢子和卵孢子等多种互变方式存活。该病可以通过雨水与灌溉水,农用器具进行传播,是一种危害性很强的土传病害。随着我国辣椒大量种植,辣椒疫病在露地、保护地与大棚也大面积发生,因为该病害发病周期短,流行速度快,常导致辣椒植株成片死亡,给辣椒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般病株率为20-30%,严重时达80%以上,此病害是影响我国辣椒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辣椒疫霉是一种异宗配合的微生物,它有2种主要的交配型:A1型和A2型。Groves等认为,由于近年来杀菌剂的广泛使用,使辣椒疫霉菌产生了抗药性,从而诱导其交配型的变化,给该病害的防治带来很多困难。苯基酰胺类杀菌剂甲霜灵(metalaxyl)和精甲霜灵(mefenoxam)等专用杀菌剂被广泛用于防治该病害,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卵菌病害防治药剂中活性高、使用量大的一类杀菌剂,并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但由于该类药剂属于特异性位点抑制剂,对病原菌作用位点单一,长期使用极易产生抗药性,导致防治效果下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防治辣椒疫病的又一重要的内吸性杀菌剂,由于其作用机制新颖,与苯基酰胺类杀菌剂无交互抗性,目前被广泛使用。但已有研究表明,某些病原菌靶标对该类药剂产生抗药性自发突变频率较高,在药剂的高选择压力下病原菌易形成抗药性群体。
综上所述,开发新的、有效和安全的微生物杀菌剂控制辣椒疫病的发生是提高辣椒生产总量的需求,同时更是辣椒产业经济、辣椒食用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G1。
本发明提供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G1,其保藏号为CGMCC No.676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防治辣椒疫病菌剂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发酵上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G1,得到发酵产物,即得到菌剂。
上述方法中,在所述得到发酵产物后,还包括如下步骤:收集所述发酵产物中的菌体沉淀,再悬浮所述菌体沉淀,得到菌剂。
上述悬浮所用的悬浮液为水。
上述方法中,所述收集发酵产物中的菌体沉淀采用离心的方式。具体离心为11100×g离心10min。
上述方法中,所述发酵的条件如下:26-28℃、180-200rpm振荡培养24-36h;所述发酵的条件具体如下:26℃、180rpm振荡培养24h。
由上述方法制备的菌剂;所述菌剂中的活菌总浓度具体为1×107-1×1010cfu/mL,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菌剂中的活菌总浓度为1×107cfu/mL。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治辣椒疫病或抗菌产品。
本发明提供的产品,其活性成分为上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G1或上述菌剂。
上述产品中,所述辣椒疫病为由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上述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具体为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菌株SD-33;
所述抗菌为抗如下6种病原菌中的至少一种:杨树腐烂病菌Valsa sordida、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板栗疫病菌Cryphonectria parasitica、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上述的多粘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菌株G1或上述的菌剂在防治辣椒疫病或抗菌中的应用也是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92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等离子炬加热系统的尾矿熔融炉
- 下一篇:一种干燥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