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5920.5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08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郭胜海;范学森;王继亮;张新迎;郭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87/04 | 分类号: | C07D487/0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于兆惠 |
地址: | 453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吡唑 喹唑啉类 化合物 合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氮稠杂环骨架广泛存在于生物碱中,具有广谱生理生物活性,近年来引起了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其中,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已被成功用作Gly/NMDA受体的拮抗剂、磷酸二酯酶10A以及牛痘病毒的抑制剂等,在生物及医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开发应用价值。相关文献中报道的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是通过5-(2-胺基苯基)-吡唑与酰氯类化合物等的缩合反应制得的。这些传统的合成方法往往需要在强酸或强碱促进下才能顺利地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该类合成方法的应用范围,更重要的是反应用到的原料较难制备且酰氯类化合物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无水条件,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鉴于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重要性,发展简捷、高效的此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具有起始原料简单易制备、底物适用范围广、不需要无水无氧操作、产物易分离纯化和收率高等优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以5-(2-溴芳基)-1H-吡唑、氨水以及醛类化合物为原料,以过渡金属盐为催化剂,该合成方法中的反应方程式为:
其中R1为烷基或芳基,R2为氢、氯或甲氧基,R3为芳基、烷基或烯基。
本发明所述的芳基为1-萘基、4-吡啶基、2-噻吩基、苯基或取代苯基,该取代苯基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甲基、氟、氯、溴、三氟甲基或二甲氧基,取代基的位置为苯环上的邻位、间位或对位。
本发明所述的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的具体步骤为:将5-(2-溴芳基)-1H-吡唑、氨水以及醛类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过渡金属催化剂,在空气存在下加热即制得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5-(2-溴芳基)-1H-吡唑、氨水和醛类化合物的投料物质的量比为n(5-(2-溴芳基)-1H-吡唑):n(NH3·H2O):n(醛类化合物)= 1:7:1.2。
本发明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或异丙醇。
本发明所述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为氯化亚铜、溴化亚铜、碘化亚铜、乙酸铜或氯化铜。
本发明所述的加热温度为80 oC-100 oC。
本发明克服了目前该类化合物合成方法中起始原料较难制备、反应条件苛刻、操作麻烦和产率低等缺点,是一种合成吡唑并[1,5-c]喹唑啉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合成方法具有起始原料简单易制备、底物适用范围广和收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有助于理解本发明,但不限于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9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