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储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5765.7 | 申请日: | 2013-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8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翔;朱亮;许迪;窦新国;毛小波;钟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联讯创新工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马晓亚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热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体储热系统。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比较理想的清洁能源,但利用上却存在时效性问题,由于太阳能的间隙性,必须由储热器提供足够的热能来补充乌云遮挡及夜晚时太阳能的不足,否则发电系统将无法正常工作。因而,如何把日照时多余的能量储存起来,以用于日落后系统的持续运行,即取有余以补不足,成为实现太阳能热利用装置连续运行的关键问题。
现有的太阳能储热技术中,当白天太阳光照强时,被加热到高温的导热介质通过传热管道进入储热堆,加热储热介质储热,当夜晚或或阴雨天气太阳光照不强时,低温导热介质通过传热管道进入储热堆,储热介质放热加热导热介质,现有技术中,传热管道多为金属管道,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价格较低且储热能力较高的固体储热系统。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储热系统,包括储热堆,储热堆包括传热管道,传热管道包括烧结层,烧结层中空,形成通孔,,在烧结层的烧结过程中,通孔中有可燃物,当可燃物燃尽后,烧结层成形,清除传热管道内可燃物的灰烬后即可进行储热工作。
其中,可燃物是纸、布或者可燃固体,烧结层中还包括陶纤或其他耐高温纤维或织物,烧结层成形后还要进行釉化。
其中,传热管道还包括:保护层,保护层与烧结层的外表面连接。
其中,通孔中还填充有助燃剂、氧化剂、缓释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烧结层中有编织物,编织物为玻纤等材料,可抗高温,烧结完成后烧结层融化包裹住编织物,增加了烧结层的强度。
其中,传热管道的至少一端与已成型传热管道连接,所述已成型传热管道与烧结层连接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结构,该已成型传热管道为金属管道或碳化硅管道等。
其中,通孔至少一端设置引燃物质。
其中,传热管道4横截面形状有变化,如波纹管型。
其中,传热管道4沿其走向弯曲,如螺旋管型。
传热管道4采用波纹管型或螺旋管型还有助于破坏导热介质的层流,增加湍流。
其中,储热堆的主体部分为柱体,储热堆的一端设置有导热介质进口,储热堆的另一端设置有导热介质出口,储热堆的顶部设置有保温材料,储热堆的顶部靠近导热介质进口处设置有引燃物质进口,储热堆的底部设置有保温支撑材料,储热堆的底部靠近导热介质进口处设置有第一出灰槽,储热堆的底部靠近导热介质出口处设置有第二出灰槽,储热堆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传热管道,传热管道的周围填充储热介质,储热堆的内部靠近导热介质出口和/或导热介质进口处设置有过滤层。
其中,储热介质中设置有提高导热效率的物质,这种物质为矿渣、金属片、金属条等金属物质或者石墨粉等导热率高的非金属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还包括用于固定储热管道的管道支撑结构。
其中,储热堆还包括外壳,外壳为自烧结而成,外壳包括第二烧结层和第二保护层,第二烧结层和第二保护层之间填充可燃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固体储热系统,其传热管道包括烧结层,烧结层中空,形成通孔,在烧结层的烧结过程中,通孔中有可燃物,本发明中传热管道由烧结层组成,与现有技术普遍采用金属管道相比较,降低了成本,本发明中传热管道为螺旋型管道或波纹管道,增加了换热面积,还有助于破坏导热介质的层流,增加湍流,提高了储热放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传热管道不同实施方式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传热管道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传热管道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传热管道第三实施例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储热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储热堆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储热堆管道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储热堆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传热管道与已成型传热管道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图1-图9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固体储热系统,包括储热堆12,储热堆12包括传热管道4,传热管道4包括烧结层2,烧结层2中空,形成通孔3,在烧结层2的烧结过程中,通孔3中有可燃物,当可燃物燃尽后,烧结层2成形,清除传热管道4内可燃物的灰烬后即可进行储热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可燃物是纸、布或者可燃固体,烧结层2中还包括陶纤或其他耐高温纤维或织物,烧结层2成形后还要进行釉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联讯创新工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联讯创新工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57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