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轿车底盘控制臂前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4243.5 | 申请日: | 2013-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1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高保恒;苗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车 底盘 控制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轿车底盘零配件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提高轿车底盘副车架整体静刚度的控制臂前支架。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轿车底盘控制臂前支架如图1所示。由于传统的控制臂前支架长时间的工作于复杂的振动环境中,所以,常易造成图1中的部位1和部位5出现裂纹,进而使得其自身刚度以及副车架整体静刚度的下降。一旦产生裂纹,要在狭小的底盘空间里修复裂纹非常困难。所以,以往一般采用更换控制臂前支架,操作较为麻烦,且效率低下,直接更换该控制臂前支架使得轿车的使用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经过重新设计并且优化后的控制臂前支架,其优化后的结构可显著提高自身刚度,更加适于在复杂的振动环境中工作。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轿车底盘控制臂前支架,包括将控制臂前支架内上侧1内凹形豁口加工为直角状豁口6,在控制臂前支架外翻边2斜切出45°斜边7,控制臂前支架外侧边3向上延伸至顶向下延至其高度的三分之一处8,在控制臂前支架底边4的中间部位加工出三角状筋板9,将控制臂前支架底边内侧5加工为阶梯状10。
本发明比较现有技术的优点。
1. 通过将控制臂前支架内上侧1加工为直角状豁口6,以及将控制臂前支架底边内侧5加工为阶梯状10,可以有效的消除控制臂前支架在这两处的应力集中,使得其自身刚度得到大幅提升。
2. 由于重新优化设计后的控制臂前支架的刚度得到提升,所以这就使得底盘副车架的整体静刚度得到提升,也进一步增强了底盘副车架阻隔振动和噪声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控制臂前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控制臂前支架内上侧; 2、7-控制臂前支架外翻边; 3、8-控制臂前支架外侧边; 4、9-控制臂前支架底边; 5、10-控制臂前支架底边内侧。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它包括将控制臂前支架内上侧1内凹形豁口加工为直角状豁口6,在控制臂前支架外翻边2斜切出45°斜边7,控制臂前支架外侧边3向上延伸至顶向下延至其高度的三分之一处8,在控制臂前支架底边4的中间部位加工出三角状筋板9,将控制臂前支架底边内侧5加工为阶梯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42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自由度混联下肢康复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光子晶体光纤定向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