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拉丝蛋白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072854.6 | 申请日: | 2013-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12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特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J1/14 | 分类号: | A23J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拉丝 蛋白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食品加工的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包括低温豆粕的物料进行挤压膨化加工,并生产出膨化食品的工艺。
背景技术
膨化设备和工艺常用于例如加工日常生活中的大米、玉米、大豆、小麦等,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就是机械能转变成热能,用机器转动的时候产生的热量将食品挤压熟。经过膨化生产的食品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体积变大。现有的膨化机设备一般可分为几类:(一):谷物膨化机,其主要用来膨化玉米、黄米等杂粮谷物; (二)面粉膨化机,其主要是用来膨化小麦白面粉,这种膨化机有称之为香酥果机; (三)豆粕膨化机,其主要是膨化豆粕使用; (四)饲料膨化机,主要用来膨化鱼、虾、宠物食品等特种养殖用颗粒饲料的生产。
其中,谷物膨化工艺或面粉膨化工艺,是以大米、玉米、高粱米、黄米等为原料,并可添加各种调料,利用自身发热能将原物膨化成90倍以上膨化果。例如玉米膨化机启用动力后加入原料就可生产出空心棒形、花生形、饼干形形、小米花形、麻花形、小麻花形、梅花形等各种形状各异的膨化果。面粉膨化机配上模具可加工五角星形、四方形、绿豆形、菱形、锅巴形、火柴盒形等膨化果,膨化出的产品形状多样化,并具有自断成形装置。例如玉米膨化机每小时产量25-50公斤,同时膨化出的玉米花型可按需制作。
其中,饲料膨化机可以为单螺杆挤压式膨化机,其主要用于食品膨化、畜禽饲料或用于膨化单一原料,也可做为植物油脂及饮用酒生产中原料的预处理;另外,其也可以是双螺杆挤压式膨化机,主要用于高档水产料,宠物料的生产加工,特别是粘性大的物料加工。
一般地,现有的各种膨化机包括:(1)螺杆,作为膨化机主要的部件,表示螺杆结构的参数有直径、螺距、根径、螺旋角和叶片断面结构。挤压部件的长径比以及螺杆与膨化腔体内壁的间隙对膨化机的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2)出料模,是产品通过膨化机的最后部件,对产品的形状、质地、密度、外观、特点以及膨化机的生产量有很大影响。(3)轴承箱部分主要由轴承箱体、主轴、轴承、轴套、端盖。(4)机油过滤冷却系统,主要由油泵、冷却器、滤油器、阀门、连接管件等组成。
具体而言,例如第200610039218.3 号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由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提出的“挤压式膨化装置”,其包括:挤压腔体,挤压腔体内装有与挤压腔相配合的挤压螺杆,挤压螺杆的排出端设有与挤压腔体相连的稳流挤出件,稳流挤出件上设有与挤压螺杆同轴设置的挤压孔,所述的稳流挤出件一侧设有挤压喷嘴,一由电机带动的切到平贴在挤压喷嘴外侧,所述稳流挤出件和挤压喷嘴之间设有轴向相连的热交换器和汇流件,汇流件上设置有与挤压喷嘴相连的汇流孔,热交换器包括若干平行穿过壳体的换热管,换热管和壳体之间密封连接,壳体上设有冷媒进口和冷媒出口,每一换热管两端分别接通挤压孔和汇流孔。
该挤压式膨化装置如图1所示:1为挤压螺杆,2为挤压腔,3为挤压腔体,4为稳流挤出件,5为上活塞,6为下活塞,7为行程调节杆,8为挤压孔,9为指示标尺,10为壳体,11为温度传感器,12为冷媒出口,13为换热管,14为冷媒进口,15为冷媒流量控制阀,16为控制计算机,17为汇流件,18为汇流孔,19为挤压喷嘴,20为切刀,21为电机。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的挤压膨化机设备和工艺主要用于处理饲料级的膨化产品,以及用于生产谷物类的膨化产品。对于富含蛋白质的豆粕,现有的膨化设备主要涉及用于加工高温粕。高温粕即大豆经过高温挤压后脱油后产生的豆粕。使用高温粕存在缺陷,例如高温粕内含有较多的毒素,从而使得产品不能用于人类食品。
由此,现有技术中,缺少可用于高效率地生产安全和高品级的豆制食品的膨化工艺,更不必说能够生产出具有一定组织纤维结构产品的工艺。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弥补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通过加工低温粕来生产富含豆质蛋白的产品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特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特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28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