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互连具有不同取向的电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1201.6 | 申请日: | 2013-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B·P·科斯特洛;J·S·麦克莱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科电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4/00 | 分类号: | H01R24/00;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吴艳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互连 具有 不同 取向 连接器 组件 | ||
1.一种电连接器组件(108),包括电连接器(130),所述电连接器(130)包括连接器本体(136),所述连接器本体(136)具有配合侧(140)、相反的内侧(142)和由所述连接器本体(136)固持的电触头(114),所述电连接器组件的特征在于其包括:
插入件(132),具有连接器侧(152)、相反的板侧(154)以及穿过所述连接器侧(152)延伸到插入件(132)中的经镀覆的过孔(160),所述插入件(132)的连接器侧(152)与所述连接器本体(136)的内侧(142)接合,所述电连接器(130)的电触头(114)被电耦接至所述插入件的对应过孔(160),板触头(164)从所述插入件(132)的板侧(154)延伸出并且被电耦接至所述插入件的对应过孔(160),所述电触头(114)被配置为沿着所述连接器本体的配合侧(140)接合模块连接器,所述板触头(164)被配置为沿着所述插入件的板侧(154)与电部件接合,所述板触头(164)通过所述插入件(132)电耦接至所述电触头(114)。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插入件(132)包括导电迹线(220),所述导电迹线(220)与所述板触头(164)和所述电触头(114)中的至少一些电耦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过孔(160)是穿过所述连接器侧(152)延伸到所述插入件(132)中的第一过孔(214),并且其进一步包括通过所述板侧(154)延伸到所述插入件(132)中的第二过孔(216),所述插入件(132)包括导电迹线(220),所述导电迹线(220)沿着相关联的第一和第二过孔(214、216)延伸并与之电耦接,所述第一过孔(214)与所述电触头(114)电耦接,所述第二过孔(216)与所述板触头(164)电耦接。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电触头(114)包括沿着第一触头平面(P1)延伸的信号对(117),所述板触头(164)包括沿着第二触头平面(P3)延伸的信号对(117),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触头平面(P1、P3)不平行而且彼此不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触头平面(P1、P3)以45°的角度彼此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电触头(114)延伸穿过所述连接器本体(136),并且直接耦接到对应的过孔(160),其中所述板触头(164)直接耦接到对应的过孔(160)。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组件,进一步包括触头组织器(134),所述触头组织器具有相反的内侧和安装侧(172、174),而触头孔(176)在所述内侧和安装侧之间延伸穿过所述触头组织器,所述触头组织器(134)耦接到插入件(132),而板触头(164)延伸穿过所述触头孔(176)。
8.根据权利要求7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电触头(114)具有沿着所述配合侧(140)的第一触头结构,所述板触头(164)具有沿着所述安装侧(174)的第二触头结构,所述第一和第二触头结构是不同的。
9.根据权利要求8的连接器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触头结构被配置为通信地耦接彼此正交的两个模块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科电子公司,未经泰科电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12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