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止血急救绷带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70982.7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9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B17/132;D03D15/00;D03D13/00;D04H1/4258;D04H1/4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3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止血 急救 绷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敷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止血急救绷带,并且还涉及该止血急救绷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上普遍使用价格低廉的纱布作为止血急救绷带,这种绷带虽然能够满足对伤口的包扎要求,但是客观上存在以下欠缺:一是由于纱布的吸液防渗漏效果差,因此易出现血污及药液渗透现象,既有损观瞻,又容易产生污染,例如脏及服饰;二是如前述由于纱布的吸液防渗漏效果差,因此医务人员在处置时通常以宁多勿少的方式缠包若干层,从而造成材料耗用量大,即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并且患者承担的治疗成本增大;三是易与创口发生粘连,使虽然处于愈合但仍处于脆弱状态的创口在撤离绷带时受到二次损害(撕裂);四是由于纱布自身不具有对创口抗菌、促愈和止痛之类的功能,仅能起到对位于创口处的敷贴固定以及与外界隔绝的作用。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体现良好的吸液防渗漏效果而藉以避免因外漏而产生污染、有利于减少对伤口的缠绕层数而藉以节约用量并且减轻患者费用支出、有益于避免与伤口粘连而防止对伤口产生二次损害和有便于体现对伤口的止血、抗菌、促愈以及止痛功能而藉以保障理想的治疗效果的止血急救绷带。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止血急救绷带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工艺步骤简短而可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而且能保障止血急救绷带的所述技术效果的全面体现。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首要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血急救绷带,包括一绷带本体和一伤口治疗垫,伤口治疗垫结合在绷带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一侧表面,并且与该一端的端部保持有过渡距离,特征在于:所述的治疗垫由海藻酸纤维无纺布、防粘连薄膜和聚氨酯透气薄膜构成,防粘连薄膜结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在使用状态下朝向患者伤口的一侧,聚氨酯透气薄膜结合在海藻酸纤维无纺布朝向所述绷带本体的一侧,所述的绷带本体为医用脱脂纱布。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过渡距离为5-1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绷带本体的长度为250-360㎝,宽度为5-15㎝,所述的伤口治疗垫的宽度与所述绷带本体的宽度相等。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的医用脱脂纱布的纱线的经纱的支数与纬纱的支数是不同的,并且在每平方英寸上的经纱的根数与纬纱的根数是不相等的。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经纱的支数为21S,所述纬纱的支数为32S,在所述每平方英寸上的经纱的根数为28根,而在每平方英寸上的纬纱的根数为20根。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海藻酸纤维无纺布是由长度为4-8㎝并且纤度为2-3.5dtex的海藻酸纤维经非织造工艺中的针刺机针刺而得到的克重为120-200g/㎡的海藻酸纤维非织造布;所述的防粘连薄膜的克重为15-20g/㎡;所述的聚氨酯透气薄膜的克重为2-5g/㎡。
为体现完成本发明的另一任务,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血急救绷带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制备伤口治疗垫,先由热复合机将防粘连薄膜热复合于海藻酸纤维无纺布的一侧,并且将聚氨酯透气薄膜热复合于海藻酸纤维无纺布的另一侧,而后进行裁切,得到伤口治疗垫;
B)制备成品,由熨烫机将由步骤A)得到的宽度与绷带本体的宽度相等的伤口治疗垫熨烫结合于绷带本体的一端的一侧表面,收卷并且包装后得到止血急救绷带。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A)中所述的防粘连薄膜热复合于所述海藻酸纤维无纺布的一侧的热复合温度为110-120℃;所述聚氨酯透气薄膜热复合于海藻酸纤维的另一侧的热复合温度为105-115℃。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B)中所述的熨烫的温度为115-1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美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9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