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纤型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70860.8 | 申请日: | 2013-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4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红;阮于华;葛强;王志平;朱军;孙静静;汪光骐;徐峰;俞本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K11/32 | 分类号: | G01K11/32;B82Y1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英特东华律师事务所 32229 | 代理人: | 邵鋆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金属 薄膜 温度传感器 | ||
1.一种光纤型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包括光波万用表(1)和光纤(2),所述的光纤连接在光波万用表上,在光纤上串接有光纤型光学温度感知装置(3),还具有光源(10)以及连接点(11),其特征是:所述的光纤型光学温度感知装置(3)是金属纳米薄膜温度感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型金属纳米薄膜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纳米薄膜温度感应装置(3)结构是:包括两段由芯层(5)和外面的包层(6)构成的光纤载体(4),在两段光纤载体之间具有一个连接区(7),在连接区内设有金属纳米薄膜(8)连接两芯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型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在金属纳米薄膜的外层具有保护层(9)。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型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纳米薄膜(8)是铬或镍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型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纳米薄膜(8)是金、银或铝中的一种。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型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纳米薄膜(8)通过镀膜或粘贴的方法和芯层(5)及包层(6)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型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纳米薄膜(8)的膜厚是100纳米量级以上10微米量级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型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纳米薄膜(8)的制造方法是:将金属材料处理成纳米颗粒粉末,粒度在1~500nm;然后利用分散剂溶解形成纳米金属悬浊液,悬浊液浓度安排为分散剂比例0.2%~10%,使得金属颗粒均匀分散后再次添加有机分散剂,使纳米金属悬浊液形成有效的量子相应阻挡层;再将悬浊液喷涂至光学材料的基体表面并使之固化成纳米金属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708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