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PIO和DMA混合的网络接口卡描述符提交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069161.1 申请日: 2013-03-05
公开(公告)号: CN103150278A 公开(公告)日: 2013-06-12
发明(设计)人: 徐炜遐;刘路;王永庆;沈胜宇;曹继军;张鹤颖;张磊;肖灿文;庞征斌;王克非;伍楠;戴艺;高蕾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主分类号: G06F13/28 分类号: G06F13/28;H04L12/863
代理公司: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代理人: 赵洪;谭武艺
地址: 410073 湖南省长沙市砚瓦池正***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pio dma 混合 网络 接口卡 描述 提交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高性能计算机高速互连网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PIO和DMA混合的网络接口卡描述符提交方法。

背景技术

高性能计算机连接数量众多的主处理器节点(以下简称节点),诸如计算节点、存储节点以及专用处理节点。这些节点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用作末端节点,其在此被定义为高性能计算机中产生或最终消费消息的设备。每个节点都包括网络接口卡(NIC),将节点连接到高速互连网络。所述NIC与节点间由通用I/O总线如PCIE总线连接。

节点的用户进程通过端口与NIC进行交互,完成各种用户级通信操作。端口利用队列对发送和接收消息。每个队列对包括发送队列和接收队列。用户进程生成消息的传输请求,以描述符的形式被放置在发送队列。

如图1所示,用户进程10和网络接口卡30之间通过PCIE总线20连接,以DMA(Direct Memory Access)方式提交描述符按以下步骤实行:

第①步,用户进程10把要发送的消息数据准备好,写入数据区101;

第②步,用户进程10构建描述符,将其写入主存发送队列102;

第③步,用户进程10执行PIO(Programmable IO,可编程IO)写,把门铃数据写入门铃数据寄存器301;

第④步,描述符预取逻辑302采取轮转方法确定读哪个端口的描述符;

第⑤步,描述符读取逻辑302启动DMA请求去读主存发送队列102的描述符;

第⑥步,描述符从主存发送队列102被读回描述符处理逻辑303。

第⑦步,描述符处理逻辑303解析描述符,产生DMA读请求去读数据区101的消息数据。

第⑧步,消息数据被读回,写入消息数据FIFO304;

第⑨步,发送逻辑305把消息数据从消息数据FIFO304中读出,进行分片,封装成报文,发往网络。

可以看出,使用DMA方式提交描述符进行一次数据发送需要经过九个步骤,其中5个步骤(③、⑤、⑥、⑦、⑧)跨PCIE总线20,根据我们的实际测试,每跨一次PCIE总线20的访问开销约为300ns,这种复杂的处理过程明显增加了消息发送的启动开销。传统的用户级通信中,发送队列被设置在节点主存中,用户进程构造描述符完毕,将描述符写入发送队列,再向NIC执行一次PIO写,这个PIO写被称为置门铃标志,通知NIC有描述符需要处理。NIC收到门铃标志后,执行一次DMA读,从主存发送队列中将描述符取回,然后分析描述符,再执行多次DMA读回消息数据进行处理。一次PIO写最多只能传输8字节数据,而一个描述符的大小往往大于8字节,例如为128字节,所以不可能用一次PIO写将一个描述符写入NIC。这种NIC使用DMA读回描述符的方式,在读消息数据前有一次读描述符的开销,增加了消息传输的启动延迟。但DMA方式有一个好处,就是发送队列设在节点主存中,可根据需要把容量设置得很大,有能力容纳用户进程短时间内提交大量描述符。

为了减小启动延迟,用户进程可以使用PIO方式向NIC提交描述符。

如图2所示,用户进程10使用PIO方式提交描述符按以下步骤实行:

第①步,用户进程10把要发送的消息数据准备好,写入数据区101;

第②步,用户进程10构建描述符,执行PIO写,将描述符写入硬件发送队列306;

第③步,描述符处理逻辑303顺序从硬件发送队列306中取回描述符;

第④-1步,描述符处理逻辑303解析描述符,产生DMA读请求去读数据区101的消息数据;第④-2步则通知发送逻辑305开始处理消息数据FIFO304中的消息数据;

第⑤步,消息数据被读回,写入消息数据FIFO304;

第⑥步,发送逻辑305把消息数据从消息数据FIFO304中读出,进行分片,封装成报文,发往网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91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