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防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5695.7 | 申请日: | 2013-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9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邓志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志雄 |
主分类号: | E05B17/18 | 分类号: | E05B17/18;E05B45/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新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10 | 代理人: | 赵登高 |
地址: | 410001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防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盗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涉及防盗门及保险箱的智能防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防盗装置主要包括电子机械式和全电子式,电子机械式防盗密码锁通过同时采用电子锁和机械锁防盗,用户可通过开启电子锁或者机械锁将防盗门打开,但是,机械锁的防盗性能低于电子锁,能轻易被打开,因此一旦窃贼选择通过机械锁装置部分开启防盗门或保险柜,则电子锁部分形同虚设。而全电子式防盗密码锁经过不断改进,已经趋于成熟,但电子元件部分依然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例如严寒和高温常常使得电子元件部分失灵,造成门锁无法正常使用,从而只能强行破坏密码锁,给使用者造成损失;特别是当用户遗忘密码时,则只能选择破坏密码锁,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本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之缺失与不便之处,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智能防盗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防盗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外壳、密码键盘、指纹扫描仪、控制器、显示屏、把手、光敏元件和报警装置,所述外壳还设置有应急锁孔以及可覆盖该锁孔的可滑动的锁盖,应急锁孔内设置有锁芯,可滑动的锁盖覆盖锁芯。
还包括与锁盖通过螺杆连接的电机。
所述螺杆由电机驱动收回,与螺杆连接的锁盖设置于外壳内壁的导轨之中,导轨限制锁盖作平行外壳的直线运动。
所述导轨槽平行外壳内壁设置。
还包括一限定锁盖移动的锁定装置,包括设置于锁盖后壁的预压弹簧,和固接于螺杆底端的插扦;所述插扦对锁盖的前后运动限位,锁盖设置于外壳内壁的导轨之中,锁盖在预压弹簧作用下弹出。
插扦插设于锁盖的插孔之中。
所述锁盖设置于外壳内侧或外壳外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当遗忘密码,或者紧急逃生,或者电子锁部分失灵时,用户可通过机械装置打开防盗门或保险柜门,当强行开启锁盖时,本发明报警,并发送短信至客户手机通讯端,确保了用户财产安全;本发明可集成现有生产线,性价比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闭合状态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开启状态外观示意图。
图3为结构之一锁盖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4为结构之一锁盖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5为结构之二锁盖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6为结构之二锁盖开启状态示意图。
图7为结构之二的锁盖立体图。
图8为本发明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8所示,本发明包括外壳1、密码键盘、指纹扫描仪、控制器、显示屏、把手、光敏元件7和报警装置,所述外壳1还设置有应急锁孔11以及可覆盖该锁孔的可滑动的锁盖2,应急锁孔11内设置有锁芯3,可滑动的锁盖2覆盖锁芯3。
还包括与锁盖2通过螺杆5连接的电机6。
实施例一,参见附图3至4,所示所述螺杆5由电机6驱动收回,与螺杆5连接的锁盖2设置于外壳1内壁的导轨12之中,导轨12限制锁盖2作平行外壳1的直线运动。
所述导轨12槽平行外壳1内壁设置。
使用时,先在密码键盘上输入正确的密码,光敏元件7停止工作;电机6通过螺杆5,配合带动锁盖2向上运动,锁盖2在导轨12中滑动,露出锁芯3的钥匙孔,从而使用机械钥匙开启防盗门或保险箱。
当防盗装置遭到非法破坏,特别是锁盖2遭到破坏时,光敏元件7检测到外界亮度即会激活报警程序。并通过GSM防盗装置发送短信至业主、警方和物业管理者客户端。
实施例二,参见附图5至7,还包括一限定锁盖移动的锁定装置4,包括设置于锁盖2后壁的预压弹簧41,和固接于螺杆5底端的插扦51;所述插扦51对锁盖2的前后运动限位,锁盖2设置于外壳1内壁的导轨12之中,锁盖2在预压弹簧41作用下弹出。
插扦51插设于锁盖2的插孔21之中。
使用时,先在密码键盘上输入正确的密码,光敏元件7停止工作,电机6通过收回螺杆5,配合带动插扦8向上运动,插扦8从锁盖2的插孔21之中移出,锁盖2在预压弹簧41作用下,沿导轨12从应急锁孔11中弹出外壳1,此时使用者手动取下锁盖2,露出锁芯3的钥匙孔,从而使用机械钥匙开启防盗门或保险箱。
所述可滑动的锁盖2设置于外壳1内侧,如图3、4所示。或者锁盖2设置于外壳外侧,如图5、6所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两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志雄,未经邓志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6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夹具
- 下一篇:一种实现虚拟鼠标操作的触摸屏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