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钌(Ⅲ)为活性中心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5253.2 | 申请日: | 2013-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夏俊维;葛大伟;李珣珣;赵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9/12 | 分类号: | B01J29/12;C07D213/64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40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性中心 负载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3,5,6-三氯吡啶-2-醇钠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学工程中的有机合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3,5,6-三氯吡啶-2-醇钠是合成杀虫剂毒死蜱、甲基毒死蜱和除草剂绿草定的重要中间体。目前工业上合成醇钠比较经济可行的路线是三氯乙酰氯法。三氯乙酰氯与丙烯腈加成所用催化剂多为Ⅰ价铜盐与铜粉的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活性较低,易板结变质,生产上通过过滤除去催化剂,但仍有约70%残留在反应液中,导致碱解精制后所得的产品颜色加深,水溶性变差,产生的废水中金属离子含量偏高,且过滤出的催化剂失活,不能重复利用,只能作为固废处理,不利于环保和经济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制作方便、工作性能好的以钌(Ⅲ)为活性中心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以钌(Ⅲ)为活性中心的负载型催化剂,其特征是:为载体负载活性组分钌盐的形式,且钌的负载量为5~30%。
所述载体为硅胶、纳米碳管或分子筛。
所述活性组分钌盐为三氯化钌、三溴化钌、三碘化钌、三合钌、乙酰丙酮钌或亚硝酰基硝酸合钌。
一种以钌(Ⅲ)为活性中心的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先将载体与研细的活性组分混合,混合比例以钌的负载量5-30%(重量百分比)计,再在马弗炉中N2保护下200-500℃焙烧2-4小时,得催化剂。
载体在与活性组分混合前,先经焙烧预处理。
载体与研细的活性组分混合是采用干混法或浸渍法。
本发明以金属钌盐代替铜盐,将钌盐负载到硅胶、纳米碳管、分子筛等载体上,提高了活性组分的比表面积。制得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易分离,既经济又环保。重复使用10次以上醇钠收率仍能达到70%,极大减少了金属固废及有色废水的排放,提高了醇钠的品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9.0gNaY分子筛置于坩埚中在马弗炉中于400℃焙烧4h,冷却至室温;
(2)将3.0g三氯化钌(或三溴化钌、三碘化钌、三合钌、乙酰丙酮钌、亚硝酰基硝酸合钌)与上述分子筛(或硅胶、纳米碳管)混合均匀,放入球磨机中以4000转/分的速度研磨半小时;
(3)将研磨后的粉体在马弗炉中于300℃N2保护下焙烧3h,冷却至室温,得到11.5g负载型催化剂。
实施例2
1)将9.0gNaY分子筛置于坩埚中在马弗炉中于400℃焙烧4h,冷却至室温;
2)将3.0g三氯化钌(或三溴化钌、三碘化钌、三合钌、乙酰丙酮钌、亚硝酰基硝酸合钌)溶解于100.0g无水乙醇中,再将上述分子筛(或硅胶、纳米碳管)加入到溶液中,室温下充分浸渍48h;
3)过滤出溶液,滤饼在烘箱中于100℃干燥至恒重,然后放入马弗炉中于300℃N2保护下焙烧3h,冷却至室温,得到11.0g负载型催化剂。
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合适施实施例,例钌的负载量为5%、15%、30%(重量百分比)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九九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52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轴同步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波导环耦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