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面溢油监测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3709.1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4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钊;王建华;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G01N11/06;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面 溢油 监测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监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面溢油监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球海洋运输业越来越发达。由于能源的紧张,原油的运输也越来越频繁,然而由于海上的种种事故,原油泄漏的情况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海洋生物的生存,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为了减小溢油事故的影响,需要及时发现泄漏的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损害减小到最小。
随着科技的发展,检测漏油的手段也不断更新,有基于雷达和光谱仪监测的,(例如,一种海面固定式雷达溢油监测装置及其方法,李颖,徐进,陈铎,刘瑀 ,申请号:201110210224.1;光谱仪及溢油监测系统,赵朝方,马佑军,李晓龙,齐敏珺 ,申请号:201020246265.7),但是它们也有不足之处,光谱仪仪器比较精密,而海面上又是风浪很大,容易使仪器损坏,同时雷达及光谱仪只能随船及固定安放,这样限制了其监测区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面溢油监测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漂浮于水面检测水质情况,能够通过接受指令到达指定海域进行监测工作。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水面溢油监测机器人,包含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溢油监测单元,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底盘,其特点是,所述的底盘设有若干个相互独立的螺旋桨,该机器人还包含:主控制单元,其设置在壳体内并分别与溢油监测单元相连。
所述溢油监测单元包含采样海水测量部件、对比海水测量部件、设置在壳体内底部的铁块、设置在铁块上方的压舱水容箱、设置在壳体内一侧的电源设备;所述的压舱水容箱一侧设有第七管道与壳体外部连通。
所述的主控制单元包含主控制板,分别与主控制板连接的全球定位系统天线、无线发送天线。
所述主控制板包含控制电路模块和分别与控制电路模块连接的全球定位系统模块、无线传输模块;所述全球定位系统天线、无线发送天线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由于利用连通器原理和液体粘度的特性来检测油污,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并且本发明装置成本低廉;本发明由于具有GPS模块和GPS天线、无线传输模块和无线发送天线,因此本发明监测装置能够实施反馈数据,并能够实时报告所处位置;本发明由于具有主控制单元和推进单元,因此本发明能够通过接受指令到达指定海域进行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水面溢油监测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水面溢油监测机器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水面溢油监测机器人包含:底部为弧形的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溢油监测单元、设置在壳体底部的底盘3、设置在壳体1内并与溢油监测单元连接的主控制单元4。
溢油监测单元负责检测海水中是否含有油污,并将检测结果传送到主控制单元4中,其包含采样海水测量部件、对比海水测量部件、设置在壳体1内底部的铁块24、设置在铁块24上方的压舱水容箱23、设置在壳体1内一侧的电源设备25。
采样海水测量部件包含采样海水储存箱211;抽水机212;第一管道213,其一端与采样海水储存箱211连接,其另一端与抽水机212连接;第二管道214,其一端与抽水机212连接,其另一端与壳体1外的大气连通;分别与第二管道214连接的第一玻璃管215、第一粘度测量玻璃管216;垂直设置在第一管道212下方支撑第一玻璃管215和第一粘度测量玻璃管216的第一支架217,其支撑第一玻璃管215和第一粘度测量玻璃管216防止该玻璃管倾斜;废水处理设备218;第三管道219,其一端与采样海水储存箱211连接,其另一端与废水处理设备218连接;第四管道220,其一端与废水处理设备218连接,其另一端与壳体1外部连通。采样海水储存箱211能够存储采样的海水,其包含采样海水抽取设备255,采样海水抽取设备255一端连接浮子256,浮子256下端设有海水采集口。浮子256使用泡沫等轻质材料制作,机器人正常工作时要求海水采集口始终与水面接触,因此海水采集口材质必须比其他部分密度略大,如此能够保证海水采集口始终在下端,浮子256一直浮于水面,通过海水采集口可以采集到海面的海水。抽水机212将采样海水储存箱211中的采样海水送到第一玻璃管215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37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