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2701.3 | 申请日: | 2013-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泉;刘谦;朱传杰;江丙友;孙豫敏;洪溢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04 | 分类号: | E21F5/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是一种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煤尘危害为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粉尘给煤矿工作人员和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一方面,粉尘污染的作业环境严重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可引起肺部病变,造成尘肺病。据最新的资料表明,在我国实际的严重尘肺病患者有120万之多,占到全世界尘肺病患者的一半以上,每年由此引起的直接损失超过80亿元;在所有因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中,煤矿工人占到的比例最高。另一方面,粉尘浓度过高潜伏着爆炸的危险,悬浮的煤尘也是造成煤矿煤尘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消除煤矿粉尘,对于确保从业人员生命健康、预防事故的发生尤为重要。
目前用于降尘的设备一般是高压喷雾降尘装置,依靠高水压来产生水雾,装置虽然能达到一定的降尘作用,但其工作压力要求很高,通常在4MPa以上,需要配备专门的雾化泵,并需要专门铺设高压管路和高压泵,耗水量大,占用设备多,使用成本高。用水量过大,极易破坏煤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煤矿井下除尘装置包括:压风入口1、第一粉尘吸入口2、一级引射器3、第一内喷嘴3-1、第一接受室3-2、第一混合室3-3、第二粉尘吸入口4、二级引射器5、第二内喷嘴5-1、第二接受室5-2、第二混合室5-3、水入口6、除尘剂入口7和喷嘴8;压风入口1的一端为风的进口,另一端为第一内喷嘴3-1,压风入口1插入至一级引射器3内,在一级引射器3上有第一粉尘吸入口2,第一粉尘吸入口2位于第一接受室3-2的位置;一级引射器3有第一接受室3-2,在第一接受室3-2的前端有第一混合室3-3,第一混合室3-3的端部为第二内喷嘴5-1;第一混合室3-3的端插入至二级引射器5,二级引射器5上有第二粉尘吸入口4、水入口6、除尘剂入口7和喷嘴8,二级引射器5有第二接受室5-2,在第二接受室5-2的前端有第二混合室5-3;其中,第二粉尘吸入口4位于第二接受室5-2的位置,水入口6和除尘剂入口7位于第二混合室5-3的位置,喷嘴8位于第二混合室5-3的前端。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煤矿井下压风管通过螺纹或者快插连接到装置的压风入口,0.5~1MPa的压风从压风入口进入接受室,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作用。由于压风流处于高速状态而在接受室内形成一个负压区,从而粉尘被抽吸进接受室,压风与粉尘在混合室内混合,进行动量交换,流动过程中速度场渐渐分布均匀。随后混合流体进入下游的接受室、混合室,接受室出现一个负压区,再次把粉尘抽吸进。混合流体在混合室出口与射入的水、除尘剂混合碰撞,从而将吸入的粉尘清除。水流、除尘剂与高压风流以一定夹角相遇,夹角在30~60°之间;低压水、除尘剂与压风相遇时,高速高压的混合流体将水冲散、打成水滴,进而形成喷雾。粉尘抽吸入口设置成喇叭状,增大对粉尘的吸附作用。喷嘴内设有内螺纹,混合流体经过时可以增强湍流作用,进而将增强流体的雾化作用。喷嘴设置成喇叭状,增大喷出面积使流体能覆盖更大的面积,更利于对粉尘的拦截、捕获。
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除尘效率高,减少煤矿井下除尘的用水量,取消高压水泵的使用,可以减低成本。
(1) 设置两级负压粉尘吸入口,增强装置对粉尘的吸附作用;吸入的粉尘与压风混合后,与低压水、除尘剂相遇,从而将吸入的粉尘清除。
(2) 水流、除尘剂与高压风流以一定夹角相遇,避免因垂直相遇造成能量的巨大消耗,从而既可以保证风流能将水冲散、打成水滴、雾化,又可以减小能量的过多损失。
(3) 高压风流与低压水、除尘剂相遇,形成喷雾,从而可以减少用水量,取消高压水泵的使用,进而可以减低成本。
(4) 喷嘴内有螺纹,增强雾化效果,利于对粉尘的拦截、捕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中:1、压风入口;2、第一粉尘吸入口;3、一级引射器;3-1、第一内喷嘴;3-2、第一接受室;3-3、第一混合室;4、第二粉尘吸入口;5、二级引射器;5-1、第二内喷嘴;5-2、第二接受室;5-3、第二混合室;6、水入口;7、除尘剂入口;8、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27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