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061304.4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2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成;吕东慧;郭磊;蔡桑妮;肖章;王粮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9/02 | 分类号: | B30B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分离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及方法,尤其是能进行固液混合物料的挤压和固液分离。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常见的固液分离装置有: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带式压滤固液分离装置、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装置。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离心借助于离心力,通过高速旋转使比重不同的物质分离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滚筒式固液分离装置工作室要使被处理的物料处于高速旋转的状态,因此耗能高,结构复杂,价格昂贵。带式压滤固液分离装置将分离物料夹持在上下两条网带之间,通过施加两条网带的压力对待分离物料进行挤压实现固液分离;带式压滤固液分离装置存在处理速度慢,机构体积过大,滤带易损耗等缺点,同时受其压缩方式所限,带式压滤所处理的物料多为絮状物或扁平状物料。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装置是通过挤压绞龙将物料推向机体前方,同时通过提高前缘压力,迫使物料中的水分下挤出网筛,实现固液分离;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装置在螺旋处理物料时容易破坏物料组织结构,耗能大且作业速度较慢,作业效率较低。本发明具有实现快速,低能耗固液分离,并且结构件点精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固液分离的装置及方法,包括固体收集区和液体收集区。在液体收集区设置棘轮顶杆联动机构,左右顶杆分别位于固体收集区左右侧壁,顶杆上端与下端与固定在固体收集区侧壁上的套筒滑动连接,顶杆底端分别与踏杆杠杆铰接,两根踏杆杠杆由一根横杆连接,横杆的中心位置设置与踏板的一端相连,踏板中心设置一个转动支座,左右棘爪与左右顶杆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棘爪与顶杆用扭簧限位,左棘爪朝上安装,有棘爪朝下安装,与左棘爪接触的左棘轮上固连压板,与又棘爪接触的右棘轮上固连带网孔的滤板,左右棘轮绕轴转动并连有扭簧,滤板端部设有限位板,左右顶杆上部套有弹簧和弹簧座,与左右弹簧座接触的左右弹簧下端由顶杆上的左右限位螺栓进行限位,左右弹簧座固定在液体收集区左右上端。滤板下设有接料斗和液体收集桶。固体收集区右侧壁设置挡板,下部放置液体收集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外力作用于踏板后撤出外力,实现压实物料和分离物料连续过程,结构精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固液分离装置初始位置主要结构图。
图2是图1固液分离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前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A的放大视图。
其中:
Ⅰ.液体收集区,Ⅱ.固体收集区
10.左棘轮,11.左棘爪,12.左扭簧,13.左棘爪轴,
20.右棘轮,21.右棘爪,22.右扭簧,23.右棘爪轴,
30.左顶杆,31.左下套筒,32.左上套筒,33.左弹簧,34.左弹簧座,35.左限位螺栓,
40.右顶杆,41.右下套筒,42.右上套筒,43.右弹簧,44.右弹簧座,45.右限位螺栓,
50.压板,51.滤板,52左棘轮轴,53.右棘轮轴54.轴承,55.限位板,56.右回位弹簧,57.左回位弹簧,
60.踏板,61.踏板杆,62.带轴承支座,63.横杆,64.右踏杆杠杆,65.左踏杆杠杆,
70.液体收集桶,71.固体收集桶,72.桶支撑板,
80.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13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碳环保石头纸复合墙布
- 下一篇:一种复合电池隔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