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尾气NOx催化氧化的吸收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060983.3 | 申请日: | 2013-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11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登新;孙秀枝;杨明;吕伟;段元东;陆钧皓;李春江;王倩;尹佳音;伊玉;周婉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尾气 nox 催化 氧化 吸收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尾气预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尾气NOx催化氧化的吸收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NOx是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不仅对人体和动物的肺脏、心脏等器官具有强烈的致毒作用,而且还可以形成酸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给生态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所以含NOx废气治理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业投产运行的首要条件。目前氮氧化物的处理方法有还原法、等离子体活化法、生化法、吸附法和液体吸收法等。在以上处理方法中,由于碱液吸收法能将NOx回收为亚硝酸盐或硝酸盐产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工艺流程和设备也比较简单,技术路线成熟,所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中NOx的治理。但由于NOx的主要成分NO,其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因此传统的吸收法对NOx的脱除效率不高。
PMS又名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可以在过渡金属、加热或紫外的情况下产生SO4-·并广泛应用于环境处理当中。本发明以PMS为氧化剂,以Co3O4/GO为催化剂,对尾气中的NOx进行催化氧化,解决了传统吸收法中NO难处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尾气NOx催化氧化的吸收系统与方法,以克服传统处理方法的不足同时能使气-液-固三相融合在一起,固相(催化剂)在液相中处于悬浮化状态,气相与液相进行充分的反应,提高NOx氧化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尾气NOx催化氧化的吸收系统,包括发生装置,气体缓冲罐,反应器,温控仪,一级吸收系统,二级吸收系统,干燥器,大气采样器,所述的发生装置的第一出气口连接气体缓冲罐,气体缓冲罐的第二出气口连接反应器的第一进气口,反应器上部的第三出气口连接一级吸收系统,所述的一级吸收系统、二级吸收系统、干燥器和大气采样器通过各自的进、出气管依次相连,发生装置顶部通过发生装置出气阀门连接贮料室,反应器内腔的下部安装有一层气体分布板,反应器的外壁上绑缚有温控仪的加热带,反应器的外壁上还贴有传感仪。
所述的反应器形状为筒状。
所述的反应器上部的第三出气口连通一级吸收系统的第二进气口,一级吸收系统的第四出气口连通二级吸收系统的第三进气口,二级吸收系统的第五出气口连通干燥器的第四进气口,干燥器的第六出气口连通大气采样器的第五进气口。
所述的贮料室的顶部为进料口。
所述的反应器的外壁上有一盲管,盲管内可插入温度计。
反应器设计成直立圆柱状,从底部进气,经过气体分布板,形成气-液-固三相混合体系,在气体动力和固体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使固体处于上下流动悬浮中。在分布板以上一定的位置,设置一个内置的盲管,插入温度计,把温控仪的加热带直接绑在反应器的表面给反应加热,通过温控仪来调节所需的反应温度。在其上侧壁设计个出气口,出气口通过管子连接到尾气吸收装置。由于NOx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以及为了使NOx与PMS充分接触,采用下进气,上出气。出气经过干燥器连接到大气采样器,干燥器用来干燥气体来保护大气采样器,延长其使用寿命。大气采样器一是气体前进的动力,二是抽空气的时候,使反应器的上部形成一个负压的状态,使整个系统处于封闭的状态之下。
一种用于尾气NOx催化氧化的方法,包括;
1)关上发生装置的阀门,检测各装置之间的连接处密封性,把实验所用亚硝酸钠通过进料口加到贮料室中,盖上进料口的盖子;
2)打开温控仪给反应器加热,当温度计指示达到预设定的温度,打开发生装置出气阀门,让亚硝酸钠溶液均匀地流出;
3)同时启动大气采样器,使气体在封闭系统中运动,气相、液相和固相在反应器中混合,形成悬浮流化状态,这个过程中催化氧化NOx;
4)当达到设定的反应时间,先停止加热,关上大气采样器,把反应液从反应器中取出,同时把吸收液从一级吸收系统、二级吸收系统中取出,一次反应终止。
尾气中NOx难处理的主要原因是NO是NOx中的主要成分,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性很小。PMS在Co3O4/GO存在的情况下处理NOx的反应方程式:
Co2++HSO5-Co3++SO4·+OH-
HSO5-+e-SO4·+O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0609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多孔构件的再装配方法
- 下一篇:双向挤出毛细管流变仪